該備忘錄的實質是,促使日本放棄在遠東的一切野心,並在事實上成為美國的附庸。
日駐美大使來棲接到備忘錄時,答覆道,他想象不出本國政府怎能同意備忘錄。赫爾暗示的財政援助,毫無意義。以日本人的“好強”,是不可能忍受這一“屈辱”的。
而前些時候,日本接到了中國的警告。唐紹儀拿出了一堆破譯好的近期日本密電電文,警告說,日本的密碼已被破譯,請不要在電報裡討論重要的事。
隨後,更換了新密碼的日本,再次接到警告,並表示中國願意對此提供支援。日本自是婉言謝絕,也不再在電報裡討論任何重要問題。重要的的問題,日本人採用了信使,或者使用一次性密碼。
政府竭力想避免與美國開戰,但想到美國不知破譯了日本多少密電,就覺得前途無亮了。而日本“主張積極行動的人士”正在增加,軍部越來越明顯的主導了國家決策,這裡的軍部是指海軍軍部。他們要求突襲新加坡,以排除美國軍隊使用新加坡的一切可能性。
與此同時,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情報來源,華盛頓的意見變得相當的混亂。人人都估計,日本要在東南亞繼續推進,卻不知日本已決定進攻美國。
既然進攻新加坡,就會與美國開戰,那就不如一次解決美國和英國了。日本的實力超過另一個世界不少,又是集中了全部力量在東南亞,舉傾國之力一戰的話,還是有四分勝算的。加之,還有中國提供支援。假如說不能戰勝美國——日本也知道多半沒戲,稱霸太平洋,卻也足以守住佔領區了。
值得一提的是,山本五十六也沒有過多的反對,估計也是覺得可以一博了。
日本連續在鹿兒島等地,進行了多次演習,在外交上施加壓力,也為日本的進攻作準備。
而在同時,德國的“芭芭羅薩”計劃,也已經準備就緒。希特勒光是德軍就準備了150個師。
希特勒的計劃不錯,德國的海軍太弱,但進攻不行,卻也足夠防守用的了。英國別說登陸歐洲,就是北非戰場,隆美爾已把英軍打的屁滾尿流。德國有整一年的時間對蘇作戰,只要消滅了蘇聯,德國就穩居不敗之地。到時候,即使美國參戰,也為時已晚。
至於德軍打不過蘇聯紅軍,這樣異想天開的念頭,元首閣下想都從來沒有想過。
第122章
儘管蘇聯在蘇芬戰爭中,吸取教訓,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是,在41年5月15日,德國的進攻一開始,蘇聯還是吃了大虧。
39年,蘇聯的大清洗正是高潮,直到蘇芬一戰吃虧不小。斯大林才清楚,清洗對蘇聯紅軍的戰鬥力造成了多大傷害。從40年起,斯大林採取了一系列的備戰措施。如召回了數千“大清洗”中被判刑的軍官,開設了軍事院校,恢復軍銜制度等等。並實施了義務兵役制,使蘇聯紅軍的總兵力在41年初達到了420萬。
同時,斯大林開始大力發展國防工業。至德國進攻前的一年多時間裡,蘇聯就裝備了一萬七千多架飛機,其中新式飛機,如伊爾…2,就有四千架;裝備坦克一萬八千多輛,其中新式坦克,如T…34,就接近六千輛。
按說,以蘇聯紅軍的實力來看,即便是打不過德軍,也不會相差懸殊,不至於吃虧太大。要知道,蘇聯紅軍的換裝是以西方防線為主,一多半的新裝備,都武裝了西方方面軍。蘇軍與德軍的裝備差距不是很大的。
然而,斯大林剛愎自用,他的兩個判斷失誤,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其中,一個判斷,是關於德國的主攻方向;另一個判斷則是關於進攻時間。
在進攻方向上,斯大林認為,德國要是想打一場長期的大規模戰爭,那烏克蘭的糧食和頓巴斯的煤,就是必不可少的。他否決了總參謀部,關於“德軍主攻方向是斯摩稜斯克和莫斯科”的判斷,斷定德軍將主攻方向為西南方。
大清洗剛剛結束,誰敢與最高領袖頂著幹?!
參謀人員明明知道,希特勒的“閃電戰”強調速戰速決,卻也沒有人有勇氣指出這一點。蘇聯紅軍就把主要防禦方向定在西南了。這直接導致德國進攻後,蘇聯紅軍需要把100個師的部隊,從西南調動到前線去。
德國的進攻不是沒有徵兆的。
41年3月,蘇聯獲悉,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在安慶與唐紹儀和蔣百里進行了極為秘密的談判。談判內容不難想象,希特勒是想與中國建立聯盟,形成對蘇聯的軍事包圍,迫使蘇聯兩面作戰。
中國與蘇聯之間,是有《互不侵犯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