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工作,今天,這一比例是1/5,而到2000年,工廠勞動力將降至勞動力總數的1/10。
ⅩⅩⅩ40年前,無人知曉“知識工作者”一詞(我在1959年的《未來的里程碑》(The Landmarks of Tomorrow)一書中杜撰了該詞),而如今,知識工作者(就是說,將自己所學投入工作中並據此取酬而不是根據體力或手工技能獲得酬勞的人)超過美國勞動力的一半以上。
在所有的發達國家, 1983年的社會已經成為一個僱員的社會。今天,發達國家的絕大多數人都是組織的僱員,這與20世紀40年代人們所想當然的社會形成鮮明的對比,那時人們認為的標準並不是僱員而是為自己工作的人,就像農場主、手工藝者、律師、醫生或小店主。 。。
序言(13)
40年前,人們理所當然地以為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會為自己工作。不管是企業還是政府機構,都沒有聽說過大學畢業生求職。即使是大公司的高層管理者,擁有大學學位的也是鳳毛麟角。那時的通用汽車公司,大多數高層管理人員都讀過大學,這在當時成為奇聞,而IBM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兩年前才第一次僱用了一名大學畢業的工程師。
如今,每10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當中就有9個會在畢業後馬上進入一家組織,而且在退休之前一直為某個組織工作。事實上,如果沒有現代組織,我們將無法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工作,只有大型組織才能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貢獻力量並獲得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