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4部分

嚴格意義上說,德魯克經營思想主要集中體現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實踐》、1964年出版的《成果管理》和1994年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的論文《經營理論》等著述中。這些著述比較零散,人們理解和把握起來往往難度較大。但如果抓住一個主線條就比較容易把握——這就是解決營利性企業的經營問題必須以企業的宗旨為出發點和歸屬點。

企業經營實質就是引導消費、創造顧客

德魯克(Drucker;1954)在其劃時代的著作《管理的實踐》中,回答了企業經營實質是什麼這一帶有哲學命題的問題。德魯克認為,顧客是企業得以生存的基礎,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任何組織如果沒有經營(business)或經營只是其業務的一部分,則不能稱之為企業。德魯克強調,企業存在的目的在於“引導消費、創造顧客”,因此,“企業的基本職能只有兩個:市場營銷和創造革新”,其他工作都是成本。其中,市場營銷的目的在於充分了解顧客,將其潛在需求轉化為實際需求,並提供相應的產品與服務。創造革新則是賦予人力、物力創造更大財富的任務,用超越過去的方法滿足顧客需求。�

�Peter F�Drucker�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New York: Harper & Row Press; 1954; ch�5�應當這樣說,德魯克得出企業的經營實質就是“引導消費、創造顧客”這一結論與*、熊彼特的思想有關。

長期以來,市場經濟和企業經營被一種概念所控制,即市場與廠商是被競爭這隻“看不見的手”(the invisible hand)牽著走的,其思想基礎就是市場需求決定企業生產。但是,提出企業經營實質就是“引導消費、創造顧客”,是因為這種思想潮流的基礎是生產決定消費。生產力的改善是經常性的,而不是暫時性的,因為企業面臨的革新壓力也是經常性的。*的生產決定消費理論和熊彼特的“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理論,表明市場與廠商也受到了一種不斷增長的需求和生產技術的發展的引導。在德魯克看來,對一個企業而言,企業想生產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顧客想要什麼、需要什麼?顧客的認知價值決定企業的一切。

從實質上看,德魯克關於企業經營就是“引導消費、創造顧客”是與*關於商品生產的價值與使用價值之間的矛盾和生產決定消費的論述一脈相通的。回答企業經營就是“引導消費、創造顧客”這一命題應從企業的目的出發,從分析商品生產的基本矛盾入手才能破解。企業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儘可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也就是要追求使用價值;另一方面又要謀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也就是要追求利潤。這兩方面是有矛盾的,這就是*所說的商品生產中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矛盾。在商品生產中,這二者在什麼方向、什麼程度上、什麼條件下統一、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組織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序言(3)

按照*主義的生產決定消費的觀點,企業應當主動地、能動性地去適應市場,而不是被動地、消極地去適應市場,適應顧客的需要。因此,商品生產基本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產,而不是消費,引導消費、創造顧客就是要去抓企業經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預見性,充分發揮生產對消費的支配和決定作用。這個觀點來自於*。奧地利經濟學派代表性人物熊彼特也持這樣的觀點,德魯克說得更乾脆,即“引導消費、創造顧客”,質量管理專家約瑟夫·朱蘭(Juran;1964)在《管理學突破》一書中也有類似的觀點。也就是說,企業應當積極地去引導消費,吸引更多的訂單,滿足社會需要。德魯克用了大量的事例說明,真正決定一個企業是一個什麼樣的企業,決定企業應該生產經營什麼、生產經營多少,決定企業有無存在的價值和發展前途的,不是企業的利潤動機,而是社會或顧客的需要。

德魯克用大量的事例說明了在客觀環境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經常保持企業活動與市場、顧客需要之間的平衡或動態均衡,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根本性條件。可以這樣說,在經濟學和管理學界,德魯克是提出這種思想的第一人。但是,德魯克並沒有停止他的腳步,他用社會歷史發展的動態觀點進一步論證了這一問題。德魯克指出,從長遠的、本質的、發展變化的和競爭的觀點看問題,企業組織中的任何一項生產經營活動,只有同“引導消費、創造顧客”密切聯絡和結合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