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李世民的證實,劉曄沒有絲毫意外,如果說自己還有什麼價值的話也就只有這些了吧。
“諸葛亮曾經找過我,也是還將身上的衣服脫下來給我,說是陛下命皇后縫製後賜給我的,陛下覺得我會信嗎,可憐諸葛亮聰明一世,竟然為了拉近與我的關係做出這種傻事。”
說到這,劉曄鼻頭一酸,諸葛亮這事雖然辦的很笨,被自己一眼就看穿了,但這也是他全心全意輔佐劉禪的證明,我劉曄也能這麼對曹丕,可是你對我的態度和劉禪對諸葛亮的態度為什麼差別這麼大啊,就因為我身體裡淌著不知稀釋了多少倍的光武帝的血嗎?
“丞相找你了?找你幹嘛?”
“嗯?”劉曄抬頭看了眼張苞,又求助似的看向李世民,能不能把他趕走,太破壞氛圍了。
李世民擺了擺手,“張苞你先退下吧,我和劉曄單獨說幾句。”
“遵旨,”得到命令的張苞退了下去,不過嘴裡還是嘟囔著丞相到底找他幹嘛了。
“丞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是關心則亂,說吧,要怎樣你才會告訴朕雍涼二地的詳細情報,以後給魏國朝中大臣寫信。”
“陛下太看得起我了,”劉曄苦笑一聲,“因為自己身份尷尬,我與各位大臣皆不和睦,要不然也不會被貶出洛陽,更不會前往長沙最後流落到這裡,給他們寫勸降信怎麼可能?還請陛下憐惜我在洛陽的妻兒老小。
至於雍涼二地的的將軍、太守我倒是知道一些,可我既然來了成都,曹丕怎麼可能沒有準備,興許他早就調換把雍涼的將軍調到別處,再把別處的將軍調回來了。”
李世民卻不在意他說的,怎麼可能調換將軍,劉曄雖然曾經跟隨過曹操打仗但看來還是不懂軍事啊。
臨陣換將向來是兵家大忌,尤其是雍涼這麼多郡他總不可能全換了吧,再說了明眼人都知道戰爭一觸即發,換別的地方的將軍來這人生地不熟的豈不是送死?
就算是曹丕想換也會被曹休曹真等人攔住的,劉曄把自己想的有點過於重要了。
“無妨,你儘管寫就行,還有就是我沒讓你向那些同僚們寫勸降書,我讓你寫的是別的東西。”
“別的東西,是什麼?”
“我說,你寫,”李世民昂首挺胸,頗為自信,對不住了丞相,朕又要搶你的功勞了。
“公等原為漢朝老臣,原以為委身於賊必有緣由,沒想到竟做出如此天人共憤之事。我有一言,請公等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傕、郭汜等接踵而起。
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成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執此國難之際,諸公又有何作為?諸公皆食漢祿,縱不能安漢興劉也當效仿荀令君與曹抗爭,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
罪惡深重,天地不容,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睡寢汝皮,安敢助曹為虐?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爾即將命歸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去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賊子,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鼓舌………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咔吧,”一語說完,寫信的劉曄已經將毛筆握斷了,“這些話……”
劉曄不知道怎麼形容這些話,他只知道一點,若是一些漢朝老臣看到這些東西只怕會引起人心的劇烈動盪,甚至有人慚愧自盡也不是不可能。
“寫完了?多抄幾份寄給魏國的大臣們吧,尤其是司徒王朗,他一定會喜歡的。”
“王朗?他明明是司空啊,行吧,我寫給他,全都要寫一封嗎,”劉曄大致估算了一遍,朝中有影響力的大臣幾十人,全寫一遍好像也不多。
自己還是是很樂意做這件事的,誰讓你們這些大臣不保住我大漢江山,一個個勸進的時候又比誰都開心了,雖然說我也效力於曹操,但我不希望你們和我一樣效力於曹操。
李世民擺了擺手,表示你隨便,這種話對王朗、鍾繇這些在漢朝多年的老臣人殺傷力很大,畢竟是舉孝廉上來的,算得上深受國恩。
你換賈詡、夏侯淵這些人試試?要麼是自己一刀刀拼出來的,要麼是曹操徵辟的,誰管你大漢怎麼樣,是丞相提拔的我們又不欠你的。
尤其是司馬懿,別說他不是舉孝廉入仕,就算是這話對他也沒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