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別的事嗎?”
在知道了太后到時間內並不會到後,劉禪輕鬆了不少,一年誒,就算朕什麼都不做,太后自然老死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
陸宰遲疑片刻,還是開口說道,“臣還有一件事上奏。”
“說!”
“臣聽說,秦檜在牢中保受折磨,不知是真是假?”
問這幹什麼,難道是覺得太輕鬆了?
也對,畢竟是他害得你們貶官的貶官,撤職的撤職,就算兩者都沒有也坐了多年的冷板凳。
劉禪搖了搖頭,“朕只是把他對待鵬舉等人的手段再用在他身上罷了,不算折磨,算報應。”
“陛下,臣以為此舉頗為不妥。”
王庶也站了出來,“秦檜再怎麼說,曾經也是大宋的宰相,哪怕是進了牢房也要給他最基本的體面吧,如果飽受折磨,臣恐怕丟的不是他一個人的臉,而是我整個大宋的臉。”
丟臉就丟臉唄,又不是丟的我大漢的臉,劉禪把頭扭向一旁,朕才不聽你們的廢話。
“陛下!”
見陛下不搭理自己,王庶再次開口,只是這次剛說了兩個字就被打斷了。
“你替他求什麼情,當初可是他害得你們貶官,發配到邊遠地區的,當初鵬舉入獄的時候也沒見你們這麼殷勤。”
趙鼎嘆了口氣,岳飛入獄的時候正是秦檜勢力最大的時候,我貶的比岳飛還早,他們也都差不多,哪還有資格保岳飛啊。
“陛下恕罪,我等雖是秦檜相害才各個貶官,但並不影響今日我替他說情,原因無他,體面而已。
如果大宋的學子、百姓,知道前任宰相牢房中遭受折磨,他們會怎麼想?那時候,官員在他們眼裡再也沒了威嚴,如何管理百姓?
秦檜確實有罪,若不是有太祖誓碑在,就算死上一百次也抵不過他的罪,但請陛下不要在牢中折磨他,哪怕是削職為民,貶至瓊州呢。”
好傢伙,這詞一套一套的,劉禪看了看岳飛,朕說不過他,鵬舉,你來懟他。
岳飛無奈,突然覺得當初把眼疾治好也不一定是什麼好的選擇,如果自己的眼疾沒治好,最起碼不用看完同僚的眼色勸陛下,又要看陛下的眼色懟諸位大臣。
可是如果沒治好的話怎麼北伐呢?最好是上朝的時候有眼疾,北伐的時候沒有眼疾,能自由操控。
“王大人此話不對。”
岳飛還是開了口,“以德報怨,何以報德?子曰:唯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而已。不這樣無法體現出法律的公正,難道因為秦檜擔任過宰相就能彌補他犯下的罪而不受罰了嗎?
黎民百姓看到秦檜受罪,只會拍手稱快,正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何況他一個已經被削了官職的前任宰相。
況且……王大人有句話說的不對。”
“老夫哪句話不對?”
王庶皺了皺眉,岳飛雖然是將軍,殺伐果斷,但自己知道他其實內心還是很善良的,絕不會做趕盡殺絕的事情,如今出言反駁,肯定是得到了陛下的授意。
岳飛不慌不忙,繼續開口,“王大人之前說,若是處罰秦檜,有損官員的威嚴,不好管理百姓,我以為這句話大為荒謬。
官員的威嚴不在於外人,而在於自己,如果就因為陛下處罰秦檜導致你威嚴盡失,那你也別當什麼官了,來我軍中任職吧,刀槍在手就沒有人小瞧你,這可比虛無縹緲的威嚴好用多了。
荀子云: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後世唐太宗也有類似的話,百姓是不能靠威嚴統治的,需要以仁義為本,威嚴、律法不過是輔助的工具罷了。”
王庶不想與他爭論,一來不一定說的過,二人這是陛下授意,自己做為臣子也不好反駁,“嶽將軍說的好,樞密使真是當錯了,我覺得你當個宰相都綽綽有餘了。”
韓世忠瞪了他一眼,什麼意思?我就是樞密使,招你惹你了。
“王大人過獎,不過是一些心中所想罷了。”
說完,岳飛笑著看了一眼劉禪,陛下,任務完成。
乖乖,鵬舉的腦子怎麼長的,經論典籍信手拈來,我怎麼就想不出這套詞。
劉禪被震驚的說不出話,一開始以為鵬舉是伯約加強版,後來發現自己錯了,鵬舉明明是相父的內政削弱版,雖然不願意承認,但軍事稍微加強版。
現在看來朕又錯了,岳飛和二叔一樣都有個女兒叫銀屏;和三叔一樣都帶著個飛字;和四叔一樣槍法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