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粵軍炮兵連校準方位後,進行了一個基數的輪射炮轟。

第一團林廣利營、陳漢生營以及教導團一個營,在炮火的掩護之下,開始向桂軍陣地發動衝鋒。在接近陣地差不多一百米左右時,炮兵連停止炮轟,九門大炮向前推進一段距離,準備壓制桂軍陣地後方的兵線。

敵我雙方一開始即投入三個營兵力作戰,陣地和進攻路線上的槍聲在炮火停止的一瞬間,如同暴雨一般瘋狂的打響了。整個戰場屬於一覽無餘的曠野,從天空中俯視來看,密密麻麻的粵軍像是無數溪流一般,向著黑漆漆的桂軍陣地傾瀉過去。槍口掛著火捎的重機槍噴射出帶有火光的子彈,筆直的穿梭在戰場之上,製造出一片又一片的硝煙、吶喊和鮮血。

交戰進行到五分鐘時,粵軍兵線拉開的太長,攻勢一下子被阻擋了下來。

衝在第一線計程車兵傷亡十分慘重,不得不臥倒在地面上組織火力,等待後續部隊跟上來之後再進行衝擊。曠野上的衝鋒作戰是十分殘酷的場面,沒有任何掩護和躲避,活脫脫的成了隱藏在塹壕中的敵人的靶子。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粵軍部隊中的狙擊手在這裡發揮了不小作用,他們雖然也隱藏在衝鋒的佇列之中,可是一旦找到任何可以利用的地理,馬上就能狙殺掉陣地上的火力點。

桂軍士兵壓根不知道什麼叫“狙擊手”,更沒有這方面的對策手段。那些被頻繁射殺的重機槍手和下級軍官,在大家看來只能是運氣不好,讓敵人的流彈擊中了。

粵軍狙擊手大部分都在一百五十米外的地方,或樹蔭下面,或凸地後方,又或者是一個彈坑之中。他們的武器是專業的狙擊步槍,一百五十米的距離遂心應手。也有一部分大膽的狙擊手衝得更近,隱藏在戰友屍體旁邊,專門狙殺前線指揮官。

第278章,商隊

粵桂戰爭北線戰場打響戰鬥的這一天,與此同時,從廣州經韶關,再由賀州前往柳州的一支商隊,歷經了數天跋山涉水的旅途之後,總算抵達了柳州轄下的鹿寨縣。不用多說,這支商隊肩負了一項特殊任務,負責秘密的輸送一批軍用物資交付革命黨,用以策應廣西同盟會和革命軍起義討袁。

這支商隊的商號名為“大盛魁”,活躍在兩廣湘川等地已有百餘年曆史,在這四省境內的各大縣城裡都設有分號。廣州都督府商務部部長張直是“大盛魁”幕後股東之一,這次接到吳紹霆的特別命令,他義不容辭的啟用了這支百年老字號商行。

對於“大盛魁”來說,這筆買賣根本不存在任何風險,兩軍交戰與商人無關。商人從中牟利是在理所當然不過的事情。都督府付了一筆不菲的運費,要求承運軍糧一千石,舊式步槍一千支,子彈五十萬發,另外附帶十萬圓的現款,這樣的規模還算不上很大。當年鬧“長毛”時,他們還承擔過規模更大的運輸買賣。

商隊一共十三輛牛車和十五輛馬車,上上下下的隨員超過一百人。因為是張直親自出面要求,這個面子還是很大的,廣州總行隱居多年的二當家王發安應了張直的人情,親自操刀出山走這趟商。

一路走來,無論是縣城還是鄉鎮,無論是荒山野嶺還是河匪船幫,但凡聽了王發安的名號,連過路費都不敢多要。不過王發安能有今天的聲望,靠的還是他從來不違背江湖規矩和道義,因此該打點的路費一兩也不少,彼此面子上都罩得住。

連夜趕了路,晨時過了七點,商隊進了鹿寨縣。

這個縣城不大,橫豎只有三條街道。不過從東北面進城的道路有一道土城牆,從外城去內城要經過土城牆。商隊沿著清晨熙熙攘攘的街道走至土城牆,赫然發現城門口有一處崗哨,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崗哨守衛人數還不少,單在城外一邊就有三十多人。這些守衛也不檢查來來往往的平頭百姓,不過看到“大盛魁”浩浩蕩蕩的車隊過來時,卻一個個都精神了起來。

商隊領隊的馬頭經驗老道,一眼看出情況有些不對勁,回頭低聲吩咐手下留神一些。

崗哨迎上來了一個隊長模樣的小軍頭,上下打量了一番商隊,擺出一副地痞模樣吆喝了道:“你們掌櫃的是誰,讓他出來說話。”

馬頭翻身下了馬,應付這種小嘍囉還用不著叫二當家出面。他故作和顏悅色的走到小軍頭面前,笑呵呵的拱了拱手,問道:“這位軍爺這麼早就來當值,真是辛苦了。小人是商隊領隊,敢問有什麼吩咐?”

軍頭眯著眼睛斜視了馬頭一眼,趾高氣揚的說道:“上頭有令,說這些天打廣東那邊會來一支商隊,讓我等在這裡注意接應。守了這麼多天也沒見什麼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