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3部分

會有厚此薄彼的時候,就好比這次扶持曹錕和吳佩孚在溫州立足。因此,政治上的利益還得親力親為的去爭取。

一個月前,他開始主動與德國秘密聯絡,希望透過個人名義獲得德國的貸款資助。他已經計劃把這比貸款投放在浙江方面,一方面是為了制衡馮國璋的勢力,另外一方面大總統把注意力放在四川方向,正好可以起到掩護。

西南方向的勢力錯綜複雜,在那邊是根本佔不得便宜,還不如讓大總統的嫡系部隊慢慢跟西南軍閥糾纏。他的目光是福建,在浙江培養勢力,然後找機會進攻福建,如果自己能讓福建失而復得,不僅能在東南沿海奠定勢力基礎,同時還是力挫吳紹霆的第一人,繼而在北洋內部獲得力挽狂瀾的武功地位。

“借貸武器,咱們從日本人手裡借貸了三批了,還要他們德國又貴又複雜的武器作甚!”如今計劃受到挫折,段祺瑞情緒很是不好,帶著明顯慍怒的說道。

“看來德國佬是故意給咱們難堪啊!”姜和崢嘆了一口氣說道。

“也許是歐洲的局勢緊張了吧。咱們北洋政府跟日本、英國走的太近,一旦歐洲打起來,日本和英國肯定會讓咱們跟德國斷絕關係。所以德國現在不得不謹慎。”段祺瑞眯起眼睛,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嘆。他雖然對列強抱有極大的希望,但同時又對列強在各方面干涉中國決策權感到痛恨,這種一直糾纏在自己的內心,從來都沒有解開過。或許,有同樣矛盾心理的在北洋大有人在,哪一個中國人不希望自己的國家富強壯大啊!

“總理,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盧永祥從浙江已經連發了好幾封電報催問,只要軍費到手,他立刻可以動手驅走朱瑞。但是如果繼續拖下去的話,他也很擔心會夜長夢多。”姜和崢連忙請示道。

“回去後給他回一封電報,讓他不要著急,年關前後一定兌現承諾。”段祺瑞不動如山的說道,顯出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態。

“可是總理,咱們從哪裡弄來這筆款子?”姜和崢忍不住多嘴的問道。

“我身為內閣總理,又是陸軍部部長,難道這點軍費還擠不出來?大總統剛才讓陸軍部全權負責溫州的軍費,到時候索性就從這裡面做點手腳。反正都是為了咱們北洋的發展,用不著分得那麼清楚。”段祺瑞壓低了聲音說道。

“這……這能行嗎?”姜和崢瞪大眼睛問道。

“這件事你不用多管,只要負責保持跟浙江方面的聯絡即可。”段祺瑞不耐煩的說道。

說完,他直接登上了馬車。片刻後馬車轉向北海的路上。

——————————

南方督軍共商大會已經結束五天了,後面關於執政府的細節工作完全交給梁啟超和岑春渲在打理。一月十八日時,熊希齡從北方抵達廣州,隨同他前來的還有十多名前國會議員,大部分都是進步黨籍。當天吳紹霆正在梧州,無法抽身前去迎接,只好發去電報讓廣州方面做好招待準備,妥善安置好這些國會議員的落腳。

之後的兩天時間裡,梁啟超、宋教仁二人一直在往返於廣州和梧州之間,與熊希齡和國會議員們一起商討執政府的組建。另外聯絡的其他議員也在陸續趕往廣州途中,這些人之所以沒有跟著熊希齡一起動身,還是因為他們在觀望南北局勢的進展。

隨著南方的態度越來越強硬,北方的態度絲毫不退讓,這些議員考慮袁世凱始終不肯恢復國會,只好開始南下尋求一些“用武之地”。

在南方執政府的預想計劃裡,熊希齡、梁啟超、宋教仁等人都認為,應該由進步黨和國民共進會兩大政黨共同構建新的國會席位,為了體現政黨政治的體制,他們還積極派去電報聯絡南方各省軍政要員,邀請這些人加入政黨黨籍。於是在還沒有正式成立執政府之前,兩大政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形成了爭奪黨員的局面。

對於南方各省的軍政要員來說,他們對執政府的期望同樣很大,既然前途的發展需要一個黨派身份的助力,自己也不在乎填寫一張申請表、唸誦一段政治誓言。

這個訊息很快傳到梧州吳紹霆手裡,自從共商大會結束之後,他已經宣佈不干涉執政府的組建工作,一心一意處理好軍事聯合會的軍務。可是面對這種爭奪黨員的情況,他不得不親自擬了一份電報給宋教仁,叮囑宋教仁對入黨成員的慎重篩選。他可不想把國民共進會演變成二十幾年後的國民黨,縱然是第一國黨,可內部還是一盤散沙。

不過他在電報裡仍然做出一些指示,如果宋教仁一定要擴招國民共進會,應該積極的去拉攏一些可靠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