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五日,三十七師終於將戰線推進到漢城,然而偵察兵前往漢城周邊刺探時卻發現,日軍根本沒有在漢城周圍有任何佈防行動。很快,中國士兵在短短兩個小時之內,秋風掃落葉似的佔領了漢城城外的所有鄉鎮村莊,並以這些地方建立起據點。
不過在如何進攻漢城的戰術策略上,三十七師師部內卻存在許多分歧。
有人認為日軍已經如同喪家之犬,甚至倉皇之下連外圍陣地都放棄了,可見城內的防守更是混亂不堪。這個時候正是進攻最好的時機,不應該讓日軍有緩過神來的機會。
然而另外一些參謀官則顧慮之前第九師團設伏之事,畢竟上一次絕地反擊多多少少存在僥倖的成份,倘使這次貿然進攻漢城,遭到更嚴重的伏擊,未必還能像上次那樣逆襲成功。當務之急,應該等待後續重攻部隊和裝甲團趕到,穩紮穩打,不能在勝利前夕走錯一步。
意見一時無法統一,三十七師之前一直是由蔡鍔直轄,目前並沒有設定師長之職,而是保持著參謀官聯席制度,由副師長和師部參謀部共同決策作戰計劃。正因為如此,如今師部出現如此嚴重的分歧,自然無法做出最終的決斷。
不過就在當天晚上,師部接到一則電報通知,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和第二旅已經在仁川登陸,天亮之後即會從後方向漢城發起進攻。
之前在追擊日軍的時候,海軍陸戰隊一直在側翼擔任掩護,可是很快又奉命協助工程隊和民夫搶修鐵路。直到三十七師在漢城外遭遇第九師團設伏那天,平壤直接傳來命令,抽調兩個旅從開城海域上船,奇襲仁川港,其餘三個旅則繼續擔任搶修鐵路的工作。
如今仁川港早已沒有任何防備,弗倫奇軍團雖然曾將這裡做為重要的軍事港口,可隨著風捲殘雲般的撤退,這裡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真空了。海軍陸戰隊第一旅和第二旅是在下午進行登陸,前後持續了十多個小時,才將所有部隊送上岸。
僅僅休息了兩個小時,海軍陸戰隊立刻啟程向漢城奔赴,抵達漢城是第二天傍晚。
海軍陸戰隊與三十七師取得聯絡之後,決定趁著夜晚發動一輪試探性進攻。不管漢城裡面是否有埋伏,在夜色掩護之下,一旦發現情況不對可以迅速撤退。
計議已定,夜襲在幾個小時後果斷展開。
儘管事實結果與猜測中的情況有所出入,日軍並沒有在城中設伏,但是卻固守街道陣地,正面迎擊中國軍隊,死死不肯退讓。因為日軍參謀本部的朝鮮分佈就駐紮在漢城之內,參謀本部的軍官們絕不容許再向後撤退,要求全城士兵和日本平民參加防守戰,誓死也要跟中國軍隊拼下去。
中日雙方都沒有想到,漢城戰役居然持續了足足十多天,直到議和談判開始中國軍隊都未能完全收復漢城。日本在漢城的平民足足有五、六萬之眾,雖然日本軍隊沒有足夠儲備的武器,但一旦前線有士兵陣亡,他的武器立刻會交到下一個補充兵手裡,然後繼續作戰。
第1088章,一個不留
三十七師和海軍陸戰隊幾乎就這樣陷入了日本軍民的人海戰術之中,這同時也是中國軍隊第一次接觸到敵方全民皆兵的作戰方式。不得不說,哪怕中國軍隊身經百戰,比起那些動員起來的民兵要精幹得多,可正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一拳難敵四手,每次進攻一段陣地都彷彿有殺不完的敵人,因此大大拖累了作戰進度。
用槍械對陣還好,畢竟可以做到一箇中國士兵換五個日本人頭的比例。可一旦在衝擊敵人陣地發生肉搏戰時,情況就大大不妙。那些日本民兵拿著石塊、刺刀、棍棒一擁而上,往往就是三五個人纏鬥一箇中國士兵,結果可想而知。
為了儘快解決漢城的問題,平壤前沿參謀部甚至專門召開了討論會議。
許多參謀官都動議再次使用毒氣彈,給日軍一次性造成重大傷亡,這是對付人海戰術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然而目前中國軍隊已經從南北兩個方向衝進城內,早已在漢城各個區域分散開來,一旦使用毒氣彈很有可能造成友軍誤傷。再者,中國僅有的防毒設施全部用在春川戰場上面,三十七師和海軍陸戰隊這邊可謂是一件裝備都沒有,因此風險實在過於太大。
不僅如此,從政治角度上來說也不太合適。畢竟中國已經佔據上風,在這個時候繼續使用毒氣彈,必然會引起更強烈的指責和謾罵,同時還會讓外界認為中國軍隊在漢城陷入了困難,不得不採取激進手段來解決問題。如此一來,原本是佔了上風的優勢,也會平白無故遭人質疑。
最終,蔡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