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滑,而歐元匯率卻日益堅挺。

自2001年以來,美元指數開始了長達7年之久的弱勢之旅,美國經濟也在新興市場國家的快速崛起中,表現得黯淡無光。美元相對於世界其他主要貨幣持續貶值,帶動美元的真實有效匯率下降約30%。此次金融危機對美國的金融和經濟又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許由此成為美元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目前,歐元區的經濟規模與美國基本相當,歐元主要在歐洲及周邊國家使用,在國際交易中約佔1/5的份額,歐元已經成為美元強有力的競爭對手。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全球外匯儲備總額中,美元外匯儲備佔比從1999年的70。9%下降到2007年年底的63。9%的同時,歐元佔比卻從1999年年底的17。9%上升到了2007年年底的26。5%。

不過,歐元發展勢頭雖然強勁,但要想取代美元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是因為,其一,歐洲經濟近年來一直增長乏力,現在又面臨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其二,歐元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歐元是建立在超國家協議之上的,僅有成員國遵守承諾的道義約束,而迄今為止主要國際貨幣都是由國家信用剛性支援的。因此,歐元的前景還有許多不確定因素。歐元雖然目前還不足以與美元平起平坐,但歐盟如能抓住此次金融危機的戰略機遇,加快經濟整合的步伐,進一步推進內部協調,歐元將有望在未來全球的經濟發展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歐元區的誕生,不僅改寫了歐洲的歷史,也對世界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歐元不僅開創了人類歷史上首次不使用武力統一諸多國家貨幣的先例,也給人們開啟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像歐洲大陸這樣一個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存在很大差異的區域都可以實現貨幣統一,其他地區為什麼不可以仿效呢?

日益密切的亞洲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濟合作,也催生了人們對亞洲未來共同貨幣——“亞元”的期待。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後,有不少學者甚至各國的財經官員,都認為亞洲地區應該創立一種新的貨幣——“亞元”,寄希望藉此穩定區域經濟。而此次金融危機的降臨,使“亞元”呼聲又趨高漲。

近年來,亞洲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也促使“亞元”誕生的前景越來越明朗。東盟各國和中、日、韓三國,在2000年5月簽署了關於雙邊貨幣互換安排的《清邁協議》,這個協議使亞洲金融合作從構想變為現實。2003年6月,由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共同出資10億美元設立的“亞洲債券基金”,為催生亞洲共同債券市場搭建了平臺。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2008年5月,東盟10國及中、日、韓三國財政部長,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發表宣告,宣佈將共同出資800億美元建立一個共同外匯基金,用以維持亞洲地區的貨幣穩定。同年10月,上述13國又進一步加緊磋商,決定爭取在2009年上半年將8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庫建立起來,同時成立一個區域性監管機構,以提高對本地區各經濟體的監控力度。有專家認為,此次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建立的800億美元儲備庫,也許會成為未來亞洲區域貨幣誕生的起點。

專家指出,此次金融危機後,國際貨幣體系將形成美元為主,其他貨幣為輔的“一主多元”格局,這是因為:第一,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元的霸權地位將受到挑戰;第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第三,此次金融危機的深刻教訓讓世界各國認識到貨幣地位的重要性。此次金融危機的發源地在美國,而歐洲的損失卻超過美國,這其中除了歐美的經濟聯絡緊密外,歐洲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政治訴求的不統一,以及歐元與美元的地位差異等亦是其中主要因素。由於上述因素,世界各國尤其是經濟實力上升的大國都會力爭本國貨幣的國際地位與權力。

另一方面,此次金融危機後,國際貨幣體系中美元為主的地位一時還難以撼動,一是美國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國;二是此次金融危機使歐盟各國損失慘重,且歐元誕生後的短短9年裡,其擴張勢頭已超過美元,具有內在的貶值趨勢,難以挑戰美元的國際地位;三是日本政府債務總額佔GDP的比重達160%,已不堪重負,經濟發展亦步履維艱,日元也很難得到青睞;四是英國政府債務總額佔GDP比重已達387%,遠遠超過美國的70%,英鎊也無法取代美元的地位;五是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由於經濟實力的後發性、資本管制的嚴格性、本國貨幣國際化的漸進性,目前也無法挑戰美元的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