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援朝當年,美國人很聰明,他們知道毀掉供給線,就贏得了勝利;但志願軍更不笨,這些從小用三國的將軍們,怎麼可能被別人絕糧草?於是圍繞摧毀與反摧毀,無數人付出了生命。但最終,用三國的人戰勝了過聖誕的人,志願軍用鮮血鑄造了一條打不破的生命線——這就是後勤。某種角度說,抗美援朝也是後勤的勝利。打仗打的是後勤,後勤就是物質基礎,是經濟,是錢啊。
3。2。 皇帝也愁錢
皇帝也愁錢
說到這裡,一定還有人認為我說的牽強。戰場就是浴血奮戰,打打殺殺,和後勤、經濟有亂扯什麼?這也不奇怪,因為起初我也無法認同,但N年前,一部叫雍正王朝的電視劇讓我改變了看法。
話說某年某月,大清帝國的西北邊陲有人叛亂,雍正皇帝惶恐不安,派出鐵桿兒跟班年羹堯徵西。說起年羹堯,皇帝的紅人。主子當了皇帝,自己也沾了大光。不過他也有凡人的惡習,一發達,就飄了,好擺譜。而且一擺就擺世界上最出風頭、花錢最多的譜——戰爭。
孫聖人說,戰爭日費千金,我們的年大將軍,更是有過之,無不及。本來朝廷就缺銀子,他卻不替主子著想,反而每天歌舞昇平、好酒好肉好菜伺候著自己。據說每天為他運送新鮮瓜果蔬菜的專列就不計其數,奢侈至極。
一天兩天也就算了,但戰爭可不是你想幾天就幾天的。就說打叛軍這件事,你一來,人家就撤了,不是你想決戰就決戰的。於是,年大將軍的軍隊像沒頭蒼蠅一樣亂轉,轉累了,乾脆駐紮下來,這一住,錢就花大了。
要知道,軍隊不是旅遊團,幾十萬人的吃喝拉撒是筆龐大的支出,皇帝再有錢,時間長了也掏不起。記得為了籌錢,朝廷內部已經亂了套。朝廷變成了臨時後勤保障部,每天都是前線要錢、要糧的摺子,大臣們個個高度緊張,恨不得自己變成錢;於是,各省發來的錢糧不用進京,直接支援西北了;沒辦法,皇帝也著急啊,國庫空虛,沒錢啊。日費千金,捨不得不行,又不能不打,借錢也要打,沒辦法,這仗必須打,必須勝,打的就是錢。
原來總以為,戰爭就是前線流血,總以為皇帝是天下至尊,沒有能難他的事。但這一次我領教了,原來戰爭拼的是經濟實力,原來沒錢皇帝也只能乾著急。
難怪乎有人說海灣戰爭是美元的勝利,別的不說,單看那價值不菲的飛彈,投給海灣的可不是成千上萬噸的新科技禮物,而是的數億捆美元啊!呵呵,原來戰爭就是這麼一回事:真正的較量就是經濟、國力的較量。哪個軍隊能夠堅持到最後,靠的不是別的,靠的是經濟實力。
難怪乎網路公司曾經死磕燒錢,看誰燒得旺、燒得多,關鍵還能燒得久,呵呵,那是後臺老闆經濟實力的較量。難怪乎紅警開展的第一步,就是開礦、找鑽石。因為錢,有了錢才能造武器、造軍隊,看來玩物未必喪志,想那遊戲設計者,也深知戰爭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想到著,就只有感嘆的份了。《孫子兵法》偉大啊,第一次把經濟後勤帳也算到戰爭中,我們現在的經理人不職業啊,只知道業務,不知道費用。狹隘啊,我們只知道一個人的工資成本,卻不知道、福利保險、辦公消耗、房租水電……原來一切都是無形的費用。
沒錢的後果很嚴重
好了,戰爭等於錢的問題說完了,孫聖人進一步開始談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也就是,本來打仗就勞民傷財,那麼長久的打仗,帶來財富枯竭,後果是極其恐怖的。原文說“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用今天的話就是說,打仗這件事,如果打了半天都打不勝,那一定要影響士氣的,積極性沒了,挫敗感就上來了,也就是鈍兵挫銳;如果打一個城池,很長時間都攻不下來,這時候,人就沒精神了,戰鬥力跟著下降。時間一長,久暴師,那銀子就嘩嘩的沒了。有人說,我們國家經濟實力雄厚。你放心,時間長了,GDP再高也有問題,等國庫的銀子終於被耗乾的時候,人民內部外部矛盾就都來了。國家沒錢了,解決不了失業,總統都要下臺;經濟剛出現衰退,你想貨幣貶值刺激經濟,早有銀行家笑著等著痛你一刀,這時候什麼GDP,10年的奮鬥讓你瞬間灰飛煙滅。這時候,再想起一攬子救國政策,消除戰爭的影響,早晚了,就算你讓巴菲特、格林斯潘來也沒用啊。
這是什麼?這就是“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這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