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作為一名老紅軍,又是1940年就來到周恩來身邊,常能見到毛澤東,我是親自感受了戰爭年代毛澤東那驚世駭俗的膽量氣魄。他的“大踏步地前進,大踏步地後退”,不怕打爛罈罈罐罐,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甚至不在乎扔掉聖地延安,就是這樣的運動戰改變了敵我力量對比,取得了戰勝國民黨的勝利。然而,在和平建設中,他也常常是大踏步前進,搞起“大躍進”,搞起“人民公社”,超越階段,不顧規律,接著又大踏步後退,歷經“三年困難”,解散食堂,“隊為基礎”,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剛喘上氣,形勢好起來,又大踏步前進,甚至決策搞起“文化大革命”。毛澤東畢生都在冒險去探索美好的未來,他為了防止修正主義,消除共產黨內的官僚主義和特權思想,為了促使青年革命上進,為了破除舊文化的影響,不惜否定親手建立的共產黨親手締造的共和國,結果混亂3年,隨著林彪的自我爆炸不得不再次“大踏步後撤”……

無論大踏步地前進還是大踏步地撤退,都會由此產生出一系列複雜、尖銳、有時甚至十分激烈的大量矛盾,這方方面面的矛盾,主要是靠周恩來謹慎細緻,穩妥紮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加以解決的。

這方面例項還需要我列舉嗎?那大量的回憶錄和文章,都有這方面內容,可以說舉不勝舉。中國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不僅是在舵手、導師毛澤東的可歌可泣,輝煌而又悲壯的領導下,而且也時時受到周恩來必要的有節制的領導的影響。從“反冒進”到“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從“向知識分子鞠躬”到“保護老幹部”,從解決“9。13事件”到支援鄧小平第二次出山,從維持政府機構正常運轉到四屆人大上呼籲“四個現代化”……

當然,其他領袖人物和政治力量也在影響著各項政策的形成。

比較起這種節制、中和、緩衝來講,周恩來更多更主要的,還是與毛澤東密切配合,開拓前進,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勝利。

美國一位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C·戴維曾經這樣著文:“如果說毛澤東是永恆的革命英雄,劉少奇是黨務機構的專家,那麼,周恩來則被證明是中國處理公共關係最好的人。他總是能夠容納不同意見並找到解決辦法。”

又說,“在制定政策方面:他不是政策的最初提出者,儘管沒有人比他在外交政策領域內的戰略戰術上的貢獻更多……然而,在執行政策階段,他總是一貫地、透過自己的行政管理許可權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還說,“周恩來能夠在不失去對毛澤東忠誠的前提下,在進行政策鬥爭的同時實行他的‘總計劃’。”

這些評論雖然遠未全面,但是反映了很大一部分真實。至少我自己就有直接的感受。比如西安事變,張學良和楊虎城實行兵諫,拘捕蔣介石後,毛澤東作出和平解決的重大決策,以建立抗日統一戰線。正是在中國現代交上這一最危急最關鍵時刻,周恩來作為有條件釋放蔣介石的調解人,來到西安,最出色地完成了毛澤東的設想,擺脫了重大的民族災難,對中國共產黨和整個國家作出了歷史性的偉大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國的極端敵視政策迫使中共中央不得不作出“一面倒”的決策,毛澤東親赴莫斯科與斯大林會談,提出“希望要一些既好看又好吃的東西。”

蘇聯方面不懂什麼是“既好看又好吃的東西”,疑惑地來向毛澤東請教。毛澤東不慌不忙解釋:好看的麼,就是籤一個讓人看的條約;好吃的呢,就是要點東西要點錢,回去恢復國民經濟用。

前面寫過。具體談判起來。毛澤東談不清也不耐煩談,還是請周恩來到莫斯科,才訂了一個“好看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爭到了“好吃的”6000萬美元貸款。

毫無疑問,毛澤東更能高瞻遠矚。但他不耐煩管具體,不善於處理具體,甚至也不懂某些具體技術問題,他只能靠周恩來。他們的這種區別即便不上談判桌,我們這些身邊工作人員也都能強烈感受到。

我跟隨周恩來初到莫斯科時,單獨住在一個小別墅裡。剛住一天,毛澤東就親自打來電話,說:“你叫恩來到我這裡。”

沒等我回答,他又說:“叫他就住我這裡了,不要另住一套。”

於是,我跟周恩來一同住進毛澤東的別墅裡。那座小別墅在莫斯科郊外,穿過樹林子,經兩道警衛。很森嚴。跟隨周恩來到莫斯科的伍修權、賴亞力等同志不住這裡,我每天透過電話與他們聯絡。總理單獨住時,毛主席那邊來的電話多;住進毛主席的別墅,伍修權那邊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