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禰衡、杜等人當然一時沒聽明白〃承包責任制〃是什麼意思,曹智跟他們一解釋,禰衡又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他實在是欽佩自家主公的腦袋,也肯定曹智這顆腦袋和他們長的不一樣,怎麼老是能想出一些人所不能的想法,還老為那些賤民考慮。如果古代有外星人一說,曹智的現在這幫屬下肯定會把曹智當成外星來客。

禰衡說真要是和那些賤民簽訂如曹智說的那種契約,只要他們交齊契約上規定的數額,剩餘的所得都歸那些農夫。這還得了,這不要讓那些賤民翻了天了。

禰衡告訴曹智這是萬萬行不通的,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曹智的想法獨特,但不切實際。最終在一片反對聲中曹智不得不暫時擱置這一在他那個時代具有開創歷史的偉大政策方案,曹智後來自己想了一下,也覺得在東漢末年提出如此具有建設性政策不一定會成功,因為在現代能成功最起碼是在一個完整、統一、和平的國家為前提下,生產力又急需爆發,“承包責任制”才能脫穎而出,取得成功。

而現在的東漢正處在一個分崩離析的開始階段,zf換屆想換床單那樣簡單和頻繁,東漢王朝的臣民日日生活在惶惶不安中。讓這樣心態的農民簽訂土地承包責任“合同”,是得不到響應和支援的。

當然,曹智也不用著急,他知道接下來他大哥曹操也會在三國曆史上為經濟和農業篇章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那就是《屯田令》。

第二百九十二章 農村合作社

曹操的此舉可說是為東漢脆弱的經濟狀態起到了起死回生和指示牌似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後世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典範。古代多個朝代都沿用了他的這一做法,只是方法和形式不一樣或稍加改變。

曹智只能感嘆著這為青史留名的拉風機會還是要讓給曹操來,他現在不是搶風頭的時候。

風頭不能搶,實事還是要繼續做,透過走訪,曹智發現他治下的“人民”,勞動基本條件實在匱乏。

比如說,去年臘月到正月頭裡的廬江雪災,天雖說比往年冷,倒是沒怎麼波及丹陽,就算有些被波及鄉村,百姓倉中多有存糧,所以凍死、餓死的情況還算好。

然而如今到了開春時節,卻輪到農人們苦惱。眼看著去歲秋天種下的小麥苗慢慢隨著天氣回暖,長勢喜人,可這耕地的牛實在少得可憐,到耕田的時候不免就犯了難。主要就得靠人力,父子、老伴、兄弟、姐妹、夫妻等三倆成群只能一起靠人力下田裡犁地。可那凍了一冬的地哪裡是那麼好犁的,前頭赤著腳的兒子凍得臉色發青,那腿上都是橫一條豎一條的血口子,後頭的父親瞧著心疼,卻又沒法子,不把這地犁好,怎麼種下麥苗。

也不是村村都沒牛,比如在宛陵縣某一個村東頭一戶姓楊的人家原本日子殷實,家裡有兩條耕牛,也是他們村唯一的兩頭耕牛,結果那牛棚在某一個半夜裡不知怎麼就塌了,兩頭牛一頭被壓死了,一頭趁著月黑風高跑了,估計早相中了那裡的母牛,有了機會就私奔去了。

這楊家本來還靠租牛給鄉里耕地有著不錯的收益,這年本來還指望著靠這份額外的收入,給自己的兒子討一房童養媳,現在全告吹了。不但楊家少了一份額外的收入,就是整個村莊都受了牽連,面臨無牛耕地,只靠人力的原始耕種狀態。

那麼這時是不是應該群策群力,相互扶持共度難關呢?比如說,合資買牛。但中國人的弊病又在此時暴露出來,中國人是從古到今都不願意團結和相互信任的一個民族,其實整個村或是幾戶人家可以合資買牛或農用工具,然後輪流使用。也有人想到的,但還沒實施,幾家人或是整個村莊坐下來一談,紛紛不歡而散。存在的不信任的地方很多;買回來的牛放置在誰家,誰來出時出力餵養,應該怎麼分配耕牛的使用時間等等,都得不到一致的意見和妥協。

透過幾天走訪下來,曹智已經完全心中有數,他思量之後,再次大膽提出古代版“農村合作社”建議。

所謂古代版“農村合作社”,其實就是已村為單位,由村民選出幾位德高望重地村老來,由官府牽頭、出資買牛、買種子、買農具,對墾荒二畝以上的家庭或個人,官府就免費獎勵種子一斗,一年中白借耕牛一月和農具等。所有官府購買的農用物資,都有那選出來的幾位村老掌管,曹智稱叫他們為“村委會”先在郡府所在地宛陵縣實驗實施,效果好的話再向全郡推廣。

“白借耕牛,這天下哪兒有那麼好的事!”在鄧艾管理丹陽期間,管事管上癮的禰衡又來發表反對意見。

杜濩一聽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