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急切也想要躲閃,卻來不及,那團筆直射來的銀芒太快了,他和趙雲之間的距離又極近,銀芒快的他根本無法躲閃。
此時顏良自己所處的空間太狹窄了,他的左右像是分別被這層激射而來的銀光給攏住了一般,使他無力在閃躲。。。此時的顏良也忘了用他手中的長戟,他並沒有用他的長戟去抵擋那團銀芒,而是眼睜睜的看著這團銀光直接攻入他的身體。
“噗”
趙雲的鑌鐵長槍應聲從顏良的後胸腔直入,下一秒就在他的右前胸腔戳出。
顏良在他看著從他自己胸腔內飈出的血箭飆前三尺,飆射向蔚藍天空時,人也隨之在馬背上震盪後仰的眼看就要摔落馬背。
就在這個時候,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的許褚突然從旁竄出,赤兔馬像一陣風一樣地斜切向顏良和他還在高速運動中的戰馬處,在顏良還沒掉落馬背之前,毫不猶豫的揮起他手中破損的彎刀。。。
“噗……”更多的鮮血飆濺向四周,一具無頭的屍體隨著一匹受了驚的戰馬,一路帶著更多的紅色血液狂奔而去。在這一地區內的所有人,此時已經被趙雲的一槍殺死顏良和許褚一刀斬下顏良的腦袋而驚呆了。
“顏良已死,顏良已死……”
用衣衫包裹著顏良首級的許褚開始朝著白馬城下一路嚎叫著,疾奔而去,開始繞場宣揚戰績。
在這個時代對大規模戰爭作用微弱的突襲,卻能在第一時間斬殺敵軍主將,確實是非常犀利的一招法寶。。。顏良頭顱所到之處,袁軍紛紛開始潰散,或是棄械投降。
接著加上了白馬城內的劉延此時正好帶兵殺出城來,這一特殊因素,加之張遼和趙雲、太史慈的開始了兩頭衝陣的反擊,於是圍困白馬多日的袁軍整體大潰敗必不可免的開始形成了。
當然這是一個看似偶然事件促成的結果,但卻是人為主導下的成果。曹智知道關羽既然不能再使顏良這樣冤枉戰死,以他的兵力又決計無法一舉擊潰這支袁軍,於是曹智就想到了利用一次歷史的偶然性重演來取得奇勝。
曹智向來是想得到,就要去做的人。於是他就命增援的張遼盯著顏良試試,能在萬軍之中取下他的首級最好,最差也能攪亂他的中軍。
但出乎曹智意料之外的是歷史必然的一刻還是在白馬城外由於顏良自身的配合下重演了。顏良在之前的調兵佈陣時不但順應了曹智的計劃,張遼派出的三員戰將更是武藝高超,配合無間,顏良最後想不死,都已經不可能。這也應了句老話:老天要你三更死,絕不留你到五更。
但這一過程可能沒有一些小說裡吹噓的那樣精彩和神奇,但效果和結局是一樣的。
而在這段歷史中應該扮演重要角色的關羽,事後也被推上了白馬城的城頭,來觀看懸掛在城牆外的顏良頭顱。
迎著漫天的寒風,關羽漂亮的鬍鬚隨風而擺,他沮喪的看著同樣隨風搖擺的顏良頭顱,對著北面大河方向,嘆聲道:“大哥,你又投錯地方了”
關羽說的這是劉備,但同樣注視著這一切發生的還有同樣在大河北面的袁紹。
袁紹在白馬北面,大河那頭雖然也駐紮了大軍,但只能隔著滔滔黃河眼睜睜看顏良的覆滅,竟然遲遲未有救援動作。
這時其實是袁紹優柔寡斷的毛病又犯了的一個主因在作祟,他是有機會繼續增兵白馬顏良的,但他遲遲不見了動作。可以說顏良的死,白馬的失利,袁紹要付很大一部分責任的。
那麼是什麼原因是這位前段時間裡不再遲疑,動作迅速,來勢洶洶的北方霸主又產生了遲疑呢?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袁紹的遲疑
主要還是此時袁紹內部的謀士們,他的智囊團有了一個針對曹智渡河延津,準備抄襲他們後路的爭論。
當時情況是:沮授諫曰:“進屯黎陽,漸營河南,益作舟舡,繕修器械,分遣精騎抄其邊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如此,可坐定也。”並以為這是“萬安之術”,而一直在軍政事務上與沮授對立的審配等則提出“以公今日之強,將士思奮,不及時以定大業,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此越之所以霸,吳之所以滅也。監軍之計在於持牢,而非見時知機之變也。”
這兩人分別什麼意思呢?
沮受的意思要袁紹先不著急針對曹智的調兵展開行動,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等”,等看清曹智的真實目的,然後再針對的開始展開他們的行動。。。
單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個等待的問題其實在已經開始的大規模戰局面前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