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的教育學家、科學家,在中國科學界是罕見的,他的物理學修養和對其內涵理解的深度,國內也是少有的。他回國後雖有報國之心,卻專著於學術研究,不再提起政治,在他認為一個人不可能有太多的精力,既讓自己成為政治家又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成功的科學家,研究和科學即使人耗盡一輩子的精力也不一定可以得到什麼,如果再分散開去,那麼根本就不可能取得成果來。③
李成坤忽然想起了什麼,“他們要試驗的東西是不是上次我們去見識過的,那個叫做無線電探索器的東西?”顧正宏點點頭,“就是那個東西,不過他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做雷達。”“雷達,雷達,不錯,很貼切。上次看的時候距離太短了,只有不到二十公里,現在怎麼樣了?既然敢拿出來做實戰檢驗了,那麼就是說有突破性進展羅?”早知道就瞞不過他,顧正宏笑著說,“沒錯,據說最大距離已經超過了八十公里!”李成坤心裡略一估算,“八十公里,太好了,要是實戰成功了,給他們記大功,這對我們太重要了,不僅給前線部隊近二十分鐘的預警時間,更是可以給飛機準確定位,有了這玩意,航空兵勝算就大增。”
“要是成功了,我們要不要把這個科研成果告訴德國人?”李成坤臉色變了變,“還是不給為好,聽說他們自己也重新開始研究了,他們的水平要比我們高得多,要不了多少時間就能趕上來的。”顧正宏知道他還是對戈林有些不滿,嘆了口氣。當初開始研製無線電探索器的時候,李成坤就向德國方面有償索要這方面資料的時候,誰知道戈林不僅聲稱沒有,還揚言這些研究是毫無意義的,拒絕給予任何的幫助。
那些從事過這方面研究的科學家都被戈林控制起來,不允許和中國人接觸,李成坤對他的態度很是不滿。後來才知道戈林看到了雷達能從如此遠的距離發現飛機,大吃一驚,不禁對自己一手建立起來,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感到擔心。那麼飛機的威力將大打折扣,特別是他擔心德國裝備這種雷達後,會被英國竊取,如果英國擁有這種雷達,將會對德國構成極大的威脅。
戈林對這些研製成功雷達的科學家不僅沒有獎勵,更是把而下令停止雷達的研製,並銷燬或嚴格封存有關的技術資料。這樣一來,德國對雷達的研製雖然起步較早,技術實力雄厚,但進展緩慢。李成坤知道事情的原委後,不由感嘆萬分,為什麼德國會讓這種肥豬笨蛋掌握世界上最強大的空軍?這種低劣的掩耳盜鈴的做法也敢拿來用。事實上這個胖子仗著自己是納粹頭子,以他狹隘的目光,極力的打壓海軍,不願一架飛機分到海軍,使得德國的航空母艦建造計劃因此擱淺。
直到兩年前,德國間諜獲取了英國和美國已研製出雷達的情報後,戈林才下令重新開始研製雷達,這一耽誤,使德國對雷達的研製遠遠落後於英、美,這也讓德國空軍在其後制定的“海獅計劃”中損失慘重,實力強大的德國空軍和英勇的德國空軍將士的奮戰也不足以抵抗巨大的損失,面對只有他們數量二分之一、質量尚且不如自己的英國皇家空軍面前剎羽而歸。
…………………………………………………………………………………………………………
①二戰英國的武器和其它生產中,有近五分之一的機床是美國的援助。
②有個故事大家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二十多年前美國教育家來中國考察,看到中國學生的勤奮、紀律,斷言二十年後中國必然超過美國。中國教育家去美國考察的時候看見他們課堂上混亂不堪,也預言中國二十年後超過美國。然二十年過去了,美國仍然遠遠的將中國扔在後面。
③束星北是最激烈反對全盤吸收蘇聯經驗的高階知識分子之一,在他眼中,“蘇聯的科學水平是比較差的,像樣的物理雜誌一本也沒有,科學全是抄襲德國人的。科學家也大都是二流貨色。”然而歷史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解放後的歷次運動,特別是“知識分子改造”運動,大致解決了知識分子的“基礎”和“頭腦”,使他們從整體上失去了“聲音”,放棄了“自我”。中國原本在建國初期初步建立起來的工業體系也沒有能得到更大的發展,如從蘇聯引進的二戰中美國生產的吉斯卡車毫無變型的生產了半個世紀,也就是大家在八十年代還十分常見的“解放”牌。而長江750摩托目前還有在中國軍隊服役,這還是德國戰爭爆發前裝備部隊的,這在二戰中德國的重型摩托車根本算不上什麼。中國因為全面蘇化和後來的“運動”徹底的失去了創新精神,這是最讓人心疼的。
第二部 第七十九章 雷達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