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是個好東西,只要政府的信譽不破產,債券就能為之籌集到海量的資金。
而趙亮也深信自己只要能成果最初的幾年,日後就絕不會再為錢發愁。
不看他已經推出銀圓券了麼,這東西就是另類的一種紙鈔啊。
等過個兩年,等大家都已經熟悉銀圓券後,趙亮再發行紙鈔還會有問題嗎?
而國家發行的紙鈔,只要國家不破產,政府不是毫無節制的涸澤而漁,像歷史上的元朝紙鈔,朱明的大明寶鈔,或是未來常大帥的法幣,那以中國在東方世界的地位,以中國在東西方貿易中的地位,趙亮他怎麼可能缺錢花?
所以他毫不手軟的發行了一筆筆債券。
反正‘老百姓’也不吃虧啊。
甭管怎麼說他趙亮是拿東西來抵押的。
這些債券又沒有失效期,每年還有一厘的利息,他拿出了雲南的銅礦和東北的土地作為抵押,比之滿清時候的‘勸捐’可好的太多了吧?
而除了這個震動了整個中國的債券問題外,最讓天下商賈們感到驚喜的是,趙亮裁減了各省的關卡,只是內部運輸的話,只需要繳納一個相比從前關稅可謂是少了許多許多的交通管理費之外,你就可以隨便往來各地了。
如閩地的茶葉再去走運廣州,也不需要多次更換水陸運輸,直接走海運即可。
甚至你直接在這兒跟洋人交易也是一樣。
趙亮雖然沒有完全開放國界,可大員的臺南,閩地的廈門、福州,江浙的寧波、滬上,還有江北的海州和齊魯的交州,直隸的津門,這些全都是新開放的通商口岸。
甚至還有訊息說朝廷準備另外成立幾家新的銀行,甚至有訊息說趙大王要放出兩個私營銀行的名額,這訊息一經爆出來,比土地債券給南北商界帶來的震動更大。
可惜雷聲大雨點小,新的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工商銀行是都成立了,但私人銀行則全然沒了聲息。
銀行除了儲存,更多的是商業匯票,在新朝有意放寬商業的今天,銀行已經不是能不能賺錢的問題了,而是能賺多少錢的問題了。
匯通銀行現在的發展態勢如何,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
從趙家站穩腳跟,在自己地盤裡恢復一家家分行開始,匯通銀行就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它代表著匯通銀行從私人私資變成了“皇家”的資產,這在如今的中國,不管是放在哪一行那都是一質的飛躍。
而且匯通銀行完全認下了此前的儲存,還利息照付。
這一下子就給匯通銀行的信譽塑造了一完美的金身。
現在他們從一開始被數量繁多的小額貸款壓得都要喘不過起來,變成了完美的承受起了小農小市民階層的小額放貸這股壓力,他們支援了下來。
越來越多的百姓願意把錢存到匯通銀行吃利息,還有很多的商人也覺得銀行比自家的地窖更保險——戰爭已經叫不少富商地主傾家蕩產,地窖挖的再好也擋不住拿槍拿刀的來搶,反倒是把銀子存進銀行的,人家匯通銀行是認這筆款子的。
如此的就形成一個比較好的良性迴圈了。
那隨之而來的效應就是各地的高利貸行業都遭受了重大的打擊。
同時戰爭和戰火也給各地的銀號錢莊造成了絕大的衝擊,這種情況下,簡直太有利於匯通銀行的發展了。
尤其是銀行部門辦起了《財經日報》,上面刊登了對西方銀行業的發展歷程介紹和剝析,刊登了未來銀行將要在中國社會發揮的金融作用和社會意義,銀行的作用就越發清晰的呈現在所有人的面前了。
中國的商人不敢奢望自己辦一家銀行後獲取國家的貨幣鑄造和發行權,尤其是紙幣的發行權,可一個銀行對於一個區域性商團商幫的重要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
大陳現下的控制區內還存在的商幫已經有不少,從傳統的晉商、徽商、蘇商、浙商、粵商,到齊魯商幫和迅速崛起的中原商幫。
沒有洞庭山幫了,席家跟滿清綁的太緊了,而且趙亮不喜歡席家,這個在中國百年黑暗時光中以買辦出名的大家族,因此而變得不復存在了。遭受到劇烈打擊和摧殘後的洞庭山幫整個融匯進了蘇州商團,而徽商則實力依舊鼎盛,即使陳軍早早摧毀了揚州的鹽商,徽商還是有很大的資本投入進了工商浪潮中來。
其領軍人物曹家——曹文埴曹振庸父子,都是非常乖覺的人。
早早就購入了大量債券,用了上百萬白花花的銀元買來了一家人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