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頁

螢幕下方,還放出了巴拉啦紀念寫真集的購買廣告,售價100贖罪點。 贏舟思考片刻,拿出手機,掃描了螢幕下方的二維碼。 他不買寫真集,只是想了解觀察夢之城的生態。 商品詳情頁裡,有幾張寫真照片的圖透。 第一張。白色的蠕蟲躺在巨大的餐盤上,身體被人從中劃開,流出黃色的膿水。身上的紅色肉點和鞭毛清晰可見。 第二張,蠕蟲裹著包裝紙一樣的半透明紗布,掛在山洞一樣的牆壁上,尾部用力地曲起,看起來像是在產卵,生小蠕蟲。 ……而商品頁的宣傳配文居然是“巴拉啦性感寫真”。 如果說,整個夢之城的人都是這樣的審美,那麼贏舟被嫌棄,倒也能夠理解了。 街道兩邊的商業區,幾乎每棟商場的外立面都配有led螢幕,每塊螢幕都在播放廣告,還配備了閃光燈。讓生活在這裡的人無所遁形,無處可逃。 這些廣告也不是毫無作用。 起碼,贏舟就知道,在夢之城,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並不貴。便宜的私家車甚至只需要500贖罪點,貴的是後續的車位費和每年的保險費。 車的保險費會根據車輛的使用年限逐年上升,一輛車通常用上五六年,就得報銷了。要不然保險費比車都貴。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很合理,畢竟夢之城還沒發展出對外貿易,消費才是拉動經濟的唯一馬車。 總之,中城區的住民幾乎人手一輛車。 會搭乘公共交通的人,要麼是高峰期嫌堵車,要麼就是窮到買不起車。 中城區的晚高峰在下午4點左右,因為這裡的法律規定早上十點上班,下午三點半下班。剩下的時間全是屬於居民們的,娛樂、學習,幹什麼都行。沒時間哪來的機會消費。 “只有下城區的居民才會沒日沒夜的幹活。”——中城區的居民們如是說,“那些下城區的工人,要麼是曾經破壞過城市和諧的犯罪份子,送去地下勞改;要麼就是基因不合格、天生愚蠢、因為語言不通而溝通困難的劣等人;或者鬼鬼祟祟沒有理智的鼠人。” 晚上十點半,顯然不是用車的高峰期。所以,現在公交車上的,基本都是買不起車的“窮人”。 他們穿著髒兮兮的衣服,大多戴著vr眼鏡或者嵌入式耳機,要麼打遊戲,要麼聽歌,不放過每一個碎片化娛樂的時間。 其中一大半,都是像贏舟這樣,看不出任何畸變特徵的普通人類。 在夢之城原住民眼中,他們都是“劣等人”。 這個設計,或者說,城主對下城區的宣傳也很巧妙。 奴隸們發現還有比自己更慘的奴隸,也就不會再覺得自己是奴隸了,更不會嚷嚷什麼奇怪的訴求。 如果丟根骨頭就能餵飽狗,奴隸主是絕對不會丟出肉的。 公交車在城市的街道上疾馳。穿過了熱鬧的中心城區、巨型社群街道,公路兩邊突然陷入一片漆黑之中。沒有荒野、沒有樓房,天地之間好像只剩下了這麼一條公路。 嗯,就像是遊戲場景忘了建模,直接讓遊戲執行了。 這樣的黑暗未免讓人覺得不安。但贏舟環顧四周,沒有一個人露出異樣的表情,大概是已經習慣了。 “這大概是夢之城還沒來得及擴張的區域……” 贏舟在心裡想著,就像是一些城市還沒建的荒地。 但他又感覺到了一絲邏輯上的彆扭。 夢之城不是真實存在的,並沒有物理屬性。把這裡當成遊戲世界理解,其實非常合適。 城主作為城市的建模師,為什麼要在兩個地圖之間拉出這麼一大片多餘的空地?難道不浪費記憶體嗎?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裡原本是有“資料”的,只是因為一些系統執行錯誤,資料丟失,於是留下了大片大片的空白,等待恢復。 “……是因為世界重啟嗎?重生到底是什麼。時間真的能回溯嗎?” 時間是一個物理量。現代宇宙學認為,它指的是物質的運動和能量的傳遞。 這些問題,讓愛因斯坦來,也給不出什麼確切的答案。 因此,贏舟也就心安理得地放棄了揣測。 無論世界到底是從未來回溯到某個節點,還是物質在復原後繼續向前,都不是贏舟現在最關心的事。 下城區的入口到了。 贏舟上車的時候,車上還有十幾個乘客;在終點站,只有兩個乘客跟他一起下來。 他們都是要去下城區的企業遣派工。 下城區在夢之城的最底部,想進入下城區,還得搭乘地底電梯。 上位城區(主要是中城區)的人進下城區,是需要通行證的。 管理者嚴控兩個城區的接觸,好避免有人發現,下城區的住民並非宣傳中那樣愚蠢、粗鄙、低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