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非典”帶來的凝聚力

2003年5月,阿里巴巴一位員工到南方參加廣交會,不幸染上SARS。電話打到了馬雲家裡,馬雲當時剛從桐廬回來,一聽到這個訊息就意識到“危機來了”。當天晚上與染上SARS的那位員工同一樓層的人員全部被隔離,第二天,馬雲做出了決定,讓餘下的員工在家裡辦公。家裡有電腦的就去裝上寬頻,沒有電腦的把辦公室的電腦搬去,公司網路部門幫助大家迅速地跟電信部門聯絡把每戶人家的電腦裝起來,這些費用由公司出。

馬雲宣佈如果不出任何意外一個禮拜後恢復正常上班,如果情況不好,在家辦公可能無限期延長,必須在確保每個人身體健康的情況下保證網路暢通無阻。

對於這場危機,馬雲非常坦誠地說自己當時壓力是非常大的。

我最怕別人恐慌,投資者也很好奇,什麼事情都會發生,杭州城裡面總共才四個“非典”,其中一個“非典”是我們公司的,如果謠言四起,那就全亂了。

“非典”時期剛好是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的時期,安排好了員工在家工作的事情之後,公司員工的恐慌情緒因工作繁忙而消減不少。他們的工作依然正常有序,阿里巴巴的客戶並沒有感覺到阿里巴巴出現了“非典”。

一位阿里巴巴的領導人這樣描述當時情況:“當時技術被我們利用到這樣一個程度,為了消除單身員工獨處時的心理問題,我們甚至利用網路舉行過好幾次公司範圍內的卡拉OK大獎賽。而彼此之間利用電子郵件和網路聊天工具的交流甚至比平時辦公室裡還要多。”馬雲也極其重視這種交流,並參與到其中來。

“非典”成為阿里巴巴一個高度凝聚人心的事件。在災難面前,平時的一些“辦公室政治”的萌芽已變得微不足道,往日的隔閡也消於無形。

在“非典”之前,阿里巴巴已經把被稱為“六脈神劍”的公司價值觀的旗幟樹了起來,因此在“非典”中,所有員工都被“六脈神劍”所激勵。這種激勵讓他們能夠達到忘我的境地——甚至這種激勵還延續到了“非典”之後。因而可以說,透過“非典”,阿里巴巴的價值觀得到了徹底的貫徹。

阿里巴巴的一位顧問這樣評價“非典”狀態下的阿里巴巴:“這是一個GE幾十年來夢寐以求的時刻。”他的意思是說,被稱為世界第一公司的GE公司,曾經花費巨大代價傳播它的價值觀,想找到類似阿里巴巴感染“非典”這樣一個時機,即在面臨一個巨大挑戰的情況下,把數以十萬計的員工高度凝聚在同一使命感之下,而阿里巴巴卻輕而易舉地做到了。

當然,最後不得不說到的一點是,與通常的喜劇片一樣,阿里巴巴的這場戰鬥也有一個大團圓的結局:所有被隔離的員工最後都被證實沒有染上“非典”,而那位被確診患上“非典”的員工也很快康復了。阿里巴巴在一場沒有傷亡的戰鬥中贏得了一切可以贏得的東西。

這次危機對於阿里巴巴來說不僅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財富。

3年前阿里巴巴遇到的“非典”,是價值觀和企業文化之間衝擊和碰撞的一次具體體現。我想說的是:在災難來臨時,文化產生的反彈力是很大的。正是因為阿里巴巴有同一個目標,才能產生極大的凝聚力,共同渡過難關。

為目標幹活

馬雲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他能在企業使命、價值觀層面上充分發揮領導力,而不是簡單地帶領員工去實現目標、利潤。

不要讓你的同事為你幹活,而(要)讓我們的同事為我們的目標和理想幹活。共同努力,團結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面,要比團結在你一個企業家底下容易得多。所以首先要說服大家認同共同的使命,而不是讓大家為你幹活。

所謂使命,就是所有人都認同的觀點,馬雲的創業團隊當初都是為了“做中國最好的企業”的使命感,才來到阿里巴巴,而不是純粹為馬雲打工,這樣的團隊就比較容易凝聚。所以說,領導企業的使命、價值觀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

20世紀9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如日中天,公司CEO郭思達(RobertoGoizueta)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可口可樂是一種信仰。”他指的不僅僅是公司的增長速度,還有公司的慈善事業以及以銷售可口可樂為生的數百萬小商人。這也是郭思達的繼任者把可口可樂稱為“全世界最神聖的企業”的原因。所以真正的贏家必須具備目標認同感;員工感到工作是正確有益的,才能產生極大的滿足感,從而對企業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