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眼光超前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個超前的尺度,用他的話說就是“速度超前快半步”。劉永好進一步解釋說,就是在“別人沒有‘下海’,我們‘下海’了;別人沒有投資農業時,我們投資了;別人沒有兼併收購時,我們已經兼併收購了多家企業;別人還沒有在金融領域投資時,我們已經成為了民生銀行大股東之一……”在新希望的發展過程中,劉永好頻頻出手,先是飼料業,再到畜牧養殖業、再到肉奶深加工業,從房地產業到金融證券業,從化工業到旅遊業,從國內市場到國際市場,每一次,他都抓住了戰略性、歷史性機遇,且取得不錯的戰績。
1989年,“希望”自行開發生產的“希望”1號乳豬全價顆粒飼料面世,質量堪與泰國“正大”飼料相媲美,每噸價格卻比泰國飼料低60元,一下子就打破了洋飼料壟斷市場的局面,自此,新希望一舉成名。這一次,劉永好抓住戰略機遇進軍飼料業,是因為正大飼料改變了中國養殖業的結構,市場需求很快釋放,供小於求,且價格偏高,而中國飼料業卻沒有規模化和品牌化的企業。
1998年,劉永好進軍地產業,是因為中國房地產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盤整,即將進入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微利”時代,大部分傳統房地產公司都謹慎觀望、不敢出手,而城市化程序的加劇又註定要爆發新的房地產需求浪潮,劉永好抓住了這一大好機遇。
1998年,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可以認為是劉永好進入資本市場的標誌。接下來他馬不停蹄地闖進了銀行這一對民間資本來說極具誘惑力的領地。進軍金融業,是因為民營企業的資本需求空前旺盛,而國有銀行和金融機構又不能提供也無法滿足相對應的需求,劉永好抓住了這一機遇,民生銀行應該是劉永好投資效益最高的,可謂名利雙收。
劉永好是民生銀行的發起人和股東。早在1993年起,劉永好就聯合了40餘位政協委員共同提案,希望成立一家主要由民營企業家投資、主要為民營企業家服務的銀行。這促成了兩年後中國民生銀行的成立。1996年1月12日,中國民生銀行在北京正式掛牌,全國工商聯主任經叔平任董事長,劉永好任副董事長。從1999年5月起,劉永好用了整整1年的時間,動用資金億元,完成了對民生銀行一些股份的收購,持股量達到億股,成為佔股的第一大股東。
劉永好所涉獵的金融領地是民營企業家中最全面的:涵蓋了銀行、股市、保險、信託及基金。
2000年11月,民生銀行上市,劉永好、劉永行兄弟二人分別以四川新希望農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南方希望有限公司名義擁有民生銀行股份20300萬股,佔民生銀行總股本數萬股的12%。2000年,美國《福布斯》評定劉氏兄弟財富為10億美元,位居中國大陸50名富豪第2位。至此,劉永好這位赤腳走路的中國知識分子,一路走來,不僅在中國農村田坎上留下了他深深的腳印,同時,也用他的精明踩出了一條億萬黃金路。
1997年,劉永好進軍旅遊業,是因為中國的旅遊經濟蓬勃興起,而與之相對應的旅遊資源系統開發尚處於初級階段,這無疑是一個大機會。
就在整個2002年一年的時間裡,新希望收購11家乳品企業,大舉進軍乳業,躋身為乳品行業的主流人物。劉永好生產乳品,從一開始起就從源頭抓起,實行規模化、一體化生產,因而,就在乳品行業發生“三聚氰胺”事件的時候,新希望旗下企業生產的乳製品,經過國家、省、市三級的檢查,均未檢測出含有三聚氰胺,這使新希望乳品迅速贏得人心。
與此同時,劉永好將產業鏈延伸到下游食品加工行業,新希望的“美好”牌肉製品已成為西南地區的“第一品牌”。
從2005年起,劉永好開始大規模兼併重組各地農牧企業巨頭。這一舉措又讓劉永好搶佔了先機。當很多大老闆在狂熱的股市中騎牛上市,因金融危機的爆發而栽了跟頭的時候,農業卻給劉永好帶來了穩定而持續增長的利潤。因為,儘管金融危機使人們兜裡的錢少了,但人們在“吃”上不可能不消費。
劉永好從飼料業起步,到成為中國第一家民營銀行的第一大股東,再到入股民生保險,投資信託業,整合農牧業產業鏈,他掌握了農業資源、農產品資源、融資渠道,更重要的是,他掌握了現代企業的發展規律。
搶佔先機才能獨佔鰲頭,劉永好不斷捕捉商業資訊,往往在他人來不及反應的時候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斷地為自己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