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所以……不要太過感傷,或許現在他正在那裡好好活著呢?”

“或許這一次可以好好生活,像個普通人一樣。”

樸海英沉默了片刻露出了笑容道:“是嗎,這可是真是個有趣的好訊息,不過……我覺得那個白痴,不會安靜做個普通人,他是那種骨子裡討厭寂寞、孤獨,又不安份的白痴,而且還很有女人緣。”

韓忠碩笑道:“那倒是,很可能那傢伙此刻也正在和罪犯做鬥爭呢。”

“看來我要回去找找對講機了。”

“對講機?”

“沒什麼只是一個梗而已,那傢伙很喜歡說的話。”

“前輩,我該離開了,希望前輩也能像那個白痴一樣……至少我希望。”

“哈,那種事誰知道呢?”

…………………………………

2004年7月16日。(未完待續。。)

第137章 那個倒黴孩子

2004年7月16日。

在這個年代韓國的智障產量十分高絕,大多數民眾是屬於被動型智障,想要急速擺脫漢文化對韓國的統治,從電視、到政府、再到各種智障教授,都在努力擺脫被支配的恐怖。

隨著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崛起,韓國國內就出現了不能正確認識本民族文化和客觀評價中國文化對韓國民族文化影響,而擺脫漢語文化影響的思潮。韓國在二戰以後,民族主義思潮進一步發展,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隨著韓國經濟的崛起,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進一步發展,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召開之前,韓國政府曾經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總統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但對於這種解禁措施,韓國國內也存在著激烈的反對勢力,他們擔心這種措施將導致漢字的泛濫與韓國文字的消亡。

但很可惜的事,韓國文字的弊端和簡陋太過明顯,即便往後十年也無法擺脫漢文化帶來的影響。

在近年最為明顯就是首都改名的事件,雖然現在還沒確定,但政府已經多次解釋了這件事。

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多次提出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釋說,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唿,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漢城”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

簡單的說,韓國人認為其實以前和現在都是用的一個詞,其實只是你們感覺上變了,其實在韓國叫法還是那樣。

哈哈哈哈哈……騙鬼呢。

這個年代韓國人對於中國的看法,多經過媒體、影視、各種智障教授的宣揚。

雖然不像未來一樣互相的歧視、敵對、又莫名的想要追趕,但韓國人在這個年代卻有種明顯逗比的優越感。

其實許多韓國人還是單純的,他們只是在政府和教授的引導下被動的成為了智障,畢竟智障教授們可是連韓國起源論堅定發揚者。

但可惜的是,等再過些年,這種優越感就會變成一袋袋酸梅。

………………

這是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照射在街道和行人身上都有一種溫暖的感覺。

弘大的夜生活還未開始,在弘大西路的一間酒吧前,一位身穿警服的年輕男子正站在那裡好奇的打量著四周。

“韓國?”

各種奇怪的文字書裡勾畫著四周的建築,身穿警服的年輕男子發出了驚訝的聲音。

“什麼鬼?”

身後忽的傳來了男聲,身著警服的男子回過身去,看著從後方樓梯下酒吧走出來的成年男子,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你什麼人啊?堵在門口乾嘛?”張雞河頂著雞窩頭踩著脫鞋走了上來,這看起來得有三十歲的男子,單從外形上看與流氓沒什麼區別,或許是在這酒吧裡工作的人吧。

男子轉過身去,張雞河一下被震住了,這穿著疑似警服的男子十分年輕,留著幹練的短碎髮,五官仿若雕刻出的線條,顯得英氣十足卻又有兩份硬漢氣息,一對大眼十分有神。

“你是?”張雞河降低了聲音弱弱的問道。

男子露出了和善的笑容道:“喂兒,一日,黑兒。”

“外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