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兒畢竟年紀還小,一聽有故事,精神頭到是稍稍上來了,睜開大眼睛,認認真真地點了點頭:“娘講的故事最好聽了。”
很可愛的小蘿莉,眨著一雙泛著藍光的,像寶石一般的水亮大眼睛,專注地望著你,真是——用一個對小茹來說很潮的詞語形容——萌極了。
小茹強抑住想要伸手扯寶貝女兒臉的衝動,又拍了拍丫頭的腦袋,才放柔聲音道:“從前,在一片像咱們的家鄉武昌一樣富饒的土地上,生活著一對兒夫婦,夫妻兩個靠著自己的力量,開墾了百畝良田,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工作,這兩口子都是又厚道又勤快的人,那些年,也是難得的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賦稅很少,所以,他們種出來的糧食,堆在糧庫裡面,就像小山一樣高,他們的生活國的非常愉快——”
小茹的聲音很柔和,也許,故事本身並不怎麼吸引人,可是,福兒還是被小茹的聲音吸引住,認認真真地聽著。
小茹對她的表現很滿意,笑咪咪地摸著福兒的手,繼續道:“沒過多久,妻子懷孕了——就像當初,娘生下的你的小弟弟一樣,生下了一個又健康又可愛的男孩兒,這對夫妻特別開心,對待小寶寶,就如對待自己的眼珠子一樣寶貝——”
“像娘待福兒和弟弟一樣嗎?”
“是啊,小寶寶在那對夫妻的眼中,就跟福兒和你弟弟在孃的眼中,是一樣的。”小茹眯著眼,把孩子抱的更緊了些,“——就這樣,小寶寶慢慢地長大,學會走路,學會說話,夫妻兩個還送他去讀書識字,對他真的疼愛極了——”故事講到這裡,小茹忽然低下頭,問道:“福兒,你最喜歡吃什麼?”
“福兒最喜歡曉燕姐姐做的桂花魚。”
“真乖,那今天晚上,娘就讓曉燕姐姐給你做桂花魚吃。”小茹呼嚕了下福兒的腦袋瓜兒,笑道,“故事裡夫妻的兒子,雖然也過著富裕的生活,卻不像福兒一樣,能吃到美味的桂花魚,還有各種各樣的新鮮水果糕點,他嘛,最喜歡吃的東西,是餃子。”
“餃子,福兒也喜歡。”福兒眨著大眼,樂呵呵地道,聽故事聽了這麼長時間,她的精神已經恢復,似乎把剛才被蘇梅訓斥的事情,暫時忘記了,又變得活潑可愛。
“既然孩子喜歡吃餃子,他的父母,便經常給自己的兒子做餃子吃,總之,哪怕家裡苦難一些的時候,也是隔三差五就吃上一頓兒,不過餃子吃多了,那孩子的胃口就變得挑剔起來,他還是喜歡吃轎子,但是,每一個餃子,他只吃最中間兒的那一塊兒大大的鼓鼓的,像肚子一樣的部位,餃子的兩個角兒,他是不肯吃的,總是會剩下來扔掉。”
福兒遲疑地點了點下頭,“福兒也只喜歡吃有肉的餃子肚肚——可是——”
“嗯,福兒是一隻小饞貓。”小茹安撫地摸摸福兒的腦袋,不容她多想,繼續說道,“那對夫妻對自己的孩子疼愛得很,就算是說他什麼,也溫言溫語那孩子根本不當回事兒,還是我行我素,那夫妻倆,沒有辦法,也只好由得他去了——漸漸地,孩子長大了,夫妻兩個,慢慢地老了,他們給孩子娶了媳婦,帶著滿腔的不捨和留戀,離開了這個人世。”
小茹的聲音轉低,“那個男孩兒卻還是老樣子,守著父母給留下的產業,過著悠閒的生活,吃餃子照舊只吃中間的部分,但是,老天爺不可能永遠不鬧脾氣,永遠地眷顧他,等到這個男孩兒的妻子,給他生了第四個孩子的時候,他家裡的土地開始變得貧瘠,生產的糧食也一年比一年少,過了沒過久,又趕上了災荒,整整一年,顆粒無收,男孩兒的生活變得困難了,他不但沒辦法吃到餃子,連飯都再也吃不飽,四個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個嬌弱的妻子,生活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男孩兒的身上,沒辦法,他只好山上去採些野菜,想盡辦法弄到食物,只為了自己和家人能夠填飽肚子。”
“那男孩兒愕然地看著自己的妻子,居然將乾乾的院牆,變成了一鍋麵片湯,他大喜,一家子人圍坐在餐桌旁,吃了一頓多日來最美味的飯,吃飽喝足,男孩兒摸著肚子大笑道——這真是我這輩子吃過的,最好的東西了,娘子,你太厲害了,這東西是怎麼來的?”
“聽了男孩兒的問話,他的妻子卻笑了,指著供奉在桌案上的牌位——‘相公,這面牆,就是爹孃把你剩下的餃子的邊邊角角烘乾,一點點兒砌起來的——當初娘去世之前,曾經交代過我——說是這面牆,在將來很有可能救活咱們一家人——’”
“已經從男孩變成男人的相公,愣了半響,放聲痛哭,自此以後,他再也沒有浪費過半點兒糧食,他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