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抽,否則幹辣嗆人,無法下噎。如果趕上有文旦白柚的時候,把文旦
切去頂皮,剝掉果肉,把菸絲裝在整隻文旦皮裡,悶上半天再抽,則煙
蘊果馨,柔香發越,說不出有一種怡然妙曼的味道。道地平津土著,抽
不慣潮菸,說是抽潮菸容易生痰,於是有人抽錠子煙加蘭花籽,倒也清
淳澠潤。實際抽水煙最好是福建的皮絲煙,有些南人客居北地,總墓
託人到福州帶幾包丹鳳牌皮絲煙來抽,也有人怕生痰加上點蘭州青
條,或杭州的香奇來抽,不但增香助燃,而且味薄i『百談,倒也別有一番
風味。當年郭嘯麓、傅藏園、鄭蘇堪、凌文淵、羅癭公、黃秋嶽、周蒼庵、
管平湖,一些久住北平的文藝界知名之士,他們在中央公園春明館組
織了一個耕煙雅集,研究出二十多種水煙的配方,連龍井茶的碎末兒、
檀香粉都列入配方,每年春秋佳日各燕集品評一次。前些時在鹿港文
物館,看見有兩隻水菸袋,已列為多寶格里古董,回想當年北平的耕煙
雅集,大家在閒中歲月品煙的豪情雅興,如在目前,可是屈指一算,已
經是半世紀以前的事了。
書童的故事
從前,在沒有設立學堂之前,子弟們讀書,家境不太寬裕的人家,
自己單獨請不起老師課讀,只要打聽出遠親住所相距不遠的,誰家請
有老師,就把自己的子弟送去附讀。
還有些大家族,人口繁衍,子弟眾多,由族長敦聘飽學之士,在家
廟宗祠設立公學,讓族中子弟前來就讀,老師的膏火由祭田收益項下
開支。由於學員眾多,難免良莠不齊,於是富裕人家恐怕子弟跟人學
壞,多半在自己家裡,禮聘宿儒,延為上賓,悉心教導子女向學,自己也
可以瞭解學生的進益。
幼童啟蒙,多半是五六歲。有科第人家,認為雖然是給小孩開蒙,
也要底子打得好,根基扎得穩,將來才能青雲直上。所請蒙師,不是舉
人,就是拔貢。西席到館,主人必定冠帶延賓,懇託老師從嚴教誨,然
後由老師向聖人神位焚香行禮,學生依序行過三跪九叩大禮,然後磕
頭拜師。
老師首先要用紅方字塊正楷寫出“聰明智慧”四個字,讓學生認
讀,頂多一小時,就算禮成放學,因為恐怕時間一長,造成學生厭煩或
恐懼的心理,以後就怕到書房讀書了。此時學童年齡幼小,陪伴來書
房的,多半是乳孃看媽,她們只能在書房外間或走廊等候,未經老師召
喚,是不準踏進書房的。
聰明的學童,到了十一二歲開筆,對對子、作文,送上學的乳孃看
媽就該換成書童伺候啦。
剛一換書童,必定是個五六十歲的老書童,不是奶公一類人物,就
是告老的管事的;一方面能照應學生的飲食冷暖,有時候學生不聽教
誨,或是頑皮得出了圈,那種老書童連數說帶勸解,有時還真發生不小
的作用呢!
到了學生作文成篇、寫字臨碑仿帖、十五六歲的時候,老書童耳聾
眼花,腿腳也跟不上跑前跑後,這時候學生也有挑選能力,多半就換上
伶牙俐齒、善窺人意、跟自己年歲相當的小書童啦。
這類書童在書房抻紙磨墨,收放書籍,外帶伺候老師。每天一放
學,就成了大少爺的玩件啦,什麼踢球、打鳥、釣魚、、弄狗,樣樣都有書
童的份兒,有時候鬧得太不像話了,老師要責罰,準是書童先倒黴。
京劇裡最善於琢磨書童,《西廂記》裡的琴童,《打櫻桃》裡的秋水,
《雙獅圖》、《金水橋》裡的書童,都能刻畫入微,可算書童的典範。大概
凡事好壞點子,書童都有份兒。
還有一種豪門鉅富、閥閱之家,子弟入學,怕他們形單影隻,遠親
近鄰,有些子弟想從師讀書,可是經濟不寬裕,又無力延師,只好把自
己的子弟送到大戶人家去附讀,有的人家分文不取,叫做伴讀。
當年溥儀未大婚前,他的皇額娘瑾太妃督課甚嚴,滿文教習伊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