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岢�鬧魏途�罰�傭��〉膠喝斯倭諾鬧С鄭��詮�業拇笳�秸肷喜⒚揮卸嗌俳ㄊ鰲K�湊�氖焙潁���納緇崦�堋⒚褡迕�芏冀�徊郊せ�恕M淹言�歡缺慌偶反侵埃�聰嘀�螅�雜諳惹胺炊怨��墓僭保�蠹穎ǜ矗�懦庖旒骸3�⒐僭奔絛�縈諳嗷デ閽��小�

駐紮在內地的蒙古軍兵,軍官照例由貴族子孫世襲。他們與漢人雜居日久,日益沉迷聲色,飲酒謳歌,只知道剝削聚斂,再也不能挽弓騎射。兵士也多是老病幼弱,甚至僱人代役,不習器仗,更不懂戰陣。江南地區經濟最為發展,這些地區的蒙古軍兵,也最為頹靡腐敗。繁勝的都會揚州、鎮江、建康,元初設定七個萬戶府,由宗王鎮守。順帝時有起義者36人聚集茅山道宮,出沒作戰。元朝調集三省兵上萬人捕剿,竟被起義者打敗。一萬人打不贏36個人,天下人聽說此事,再也不把蒙古軍隊放在眼裡。河南、兩淮之地,鎮戍軍兵不多,又不能作戰,遇有人民反抗,州縣要請命於大府,大府要請命於朝廷,然後才調兵去鎮壓,起義者早已遠去。當年征服歐亞兩大洲的蒙古騎兵,幾十年的功夫就腐化廢弛成這個樣子,退化得也未免太快了。

順帝時財政竭蹶,至正十年(1350)十月,吏部尚書楔哲篤建議更改鈔法,鑄造銅錢。順帝和脫脫採納此議,十一月間下詔行使新錢鈔法,印造新的中統交鈔,稱為“至正交鈔”。以中統交鈔壹貫文充抵銅錢一千文,充抵至元寶鈔二貫。元初的中統交鈔,以絲為本,中統元寶鈔,以銀為本。此後的至元、至大鈔也都以銀為本。順帝新印至正交鈔,採楔哲篤的建議,以楮幣為母,銅錢為子。這種顛倒本末的提議,目的在於放手印造交鈔,以虛代實。朝臣呂思誠等提出駁議,說民間將“藏其實(銅錢)而棄其虛(鈔幣)”,順帝、脫脫不理。至正十二年(1352),印造至正鈔一百九十萬錠,至元鈔十萬錠。至正十五年(1355),印造至正交鈔多至六百萬錠。交鈔大量印行,無鈔本抵換,造成物價增長10倍。京師用料鈔十錠,不能換一斗粟。交鈔散滿人間,人民不願使用,視如廢紙。郡縣貿易,甚至以物易物。鈔法敗壞,元朝的財政經濟,也隨之崩潰了。

同王莽亡在黃河一樣,給元朝最後一擊的也是黃河水患。至正二年(1342)以來,黃河在歸德府睢陽縣一帶泛溢。河北大名路、河間路、廣平路、彰德路,山西大同路、冀寧路等地區又大旱,發生嚴重的饑荒。大同災荒,導致人吃人。連續幾年,黃河到處決口。順帝命宰相拓拔太平(即漢人賀惟一)任都水監,負責修治黃河、淮河堤堰。脫脫復相,召叢集臣議治河事,決定疏塞並舉,挽河東行,使黃河復歸故道。

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政府調發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15萬人,廬州等戍卒2萬人供役。讓黃河水從黃陵岡(今山東曹縣西南)向南流到白茅堤,在黃固、哈只等河口洩洪,又從黃陵流到陽青村,復歸黃河故道,長約140公里。從四月間開工,到十一月黃河恢復故道。但修治黃河發動的近20萬民工,死傷眾多,哀號遍野,終於導致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元末農民起義

元朝佛教盛行,白蓮教是佛教中的一個神秘支派,以反抗暴政為主要宗旨,由廣平永年縣人韓山童開創。韓山童宣稱:“白蓮花開,彌勒佛降世。”他設立白蓮會,吸收信徒。他的弟子穎州人劉福通英勇善戰,是黃河災區白蓮會的首領。在修治黃河的要道黃陵岡時,劉福通命他的教徒預先埋下了一個獨眼的石人。民夫開河道時,掘出石人,背上寫著:“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遠近轟動了。工程完畢後,除了少部分還鄉外,大多數民工都集結在劉福通的紅巾之下,成為主力。紅巾,跟東漢末年的黃巾一樣,是劉福通使用的一種標幟。起義後,韓山童被元政府抓獲殺害,劉福通迎立韓山童的兒子韓林兒稱帝,建立韓宋帝國,佔領淮河流域和黃河以南地區。

與此同時(1351),另一支農民起義軍首領徐壽輝佔領長江中游,建立天完帝國,派軍進入江南,掃蕩蒙古勢力。此外,張士誠在江蘇,方國珍在東南沿海,郭子興在安徽也都樹起義旗,成為勢力較大的農民武裝,而其他的小股起義軍有幾十支。各地漢族豪強地主為求自保,也紛紛建立武裝,天下一時大亂。

至正十四年(1354),張士誠攻下高郵,斷絕了南北大運河的漕運,等於掐住了元政府的脖子。九月,丞相脫脫集合大軍,親攻高郵。脫脫受詔總制諸王諸省軍,一切政令,便宜從事。又調來西域、西番各族軍助戰,號稱百萬,四面環攻,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