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東西,有了名聲就有了前途,他作為一個父親,當然要竭盡全力為自己兒子的前途打算了。
王叡似乎已經看到,王衡一朝揚名天下知的景象了。
除此之外,王叡還遣人給龐德公、黃承彥、蔡瑁、蒯良、蒯越、韓暨、劉先等荊州本地名士一人送了幾本書,並且讓人言明這是王衡所為,這些本州名士曾經拒絕過王叡的徵辟,王叡送書給他們,帶著一種炫耀自己的兒子,替王衡揚名的意味,同時也能讓這些人改變一下對王家的印象,也許下一次王叡再行徵辟,他們就不會堅拒了。
王衡自己親自登門,給張機、桓階各送去了不少書,給桓階的大多都是經學經典,而給張機的除了這些經學經典之外,還有一些諸如《黃帝內經》之類的醫學經典,這些都是王衡在自家的藏書裡面找出來的。
這些書籍自然也讓張、桓兩人喜出望外,他們對王衡的印象越來越好,與王衡的關係也是越來越親近了。
而對黃忠,王衡也在一天凌晨去他那裡練武時,給他帶去了幾本他家傳的兵書,這幾本兵書都是非常珍貴的,黃忠雖然也讀過一些兵書,可是這幾本書還沒看過,因此看到了這幾本書,他心中也是十分激動,不過他是一個縱有情緒也不輕易形諸於外的人,所以他什麼話也沒有說,接過兵書之後,便開始督促王衡練起武來。
**********
正月初八下午,王衡正在自己的書房裡看兵書,一位名叫姚綱的義從來報,外面有幾個人求見王衡,他們說是林賓派來的人。
王衡一聽,便讓姚綱請那幾個人進來。
不多時,姚綱便領著幾個人進來了,這幾個人的年紀都在二十歲上下,一個個顯得英姿勃勃,他們一進來,就拜伏於地,向王衡行了大禮。
王衡等他們行完了禮,淡淡的說了一聲:“幾位勿須行此大禮。”
幾人這才起身,跪坐在了席上,為首的一人對王衡道:“公子,我等幾人是林先生派來的,專門在漢壽城替林先生和公子之間傳遞訊息的。以後公子但有吩咐,我等無所不從。”
王衡知道,這幾個人應該就是林賓所說的武陵漢人遺民中的精英了,既然林賓已經歸順了自己,他們也算是自己的手下了。他點了點頭,詢問起了幾人的姓名。
為首的年輕人道:“公子,我叫做陳舒,這是範浚,這是白毅,這是韓達。”
王衡問道:“那你們在漢壽城是住在我這裡,還是另有住處?”
陳舒道:“我們將在漢壽城開一家江陵通江商號的分號,我和範浚、白毅主持商號,韓達就跟隨公子,公子需要傳遞什麼訊息,就可以讓他去找我們。”
王衡面露異色:“通江商號?竟然是你們的產業?”
無怪王衡詫異,通江商號的名字可是連他都聽說過了,這是江陵乃至整個荊州最大的商號之一,依靠江陵臨近長江、溝通南北的優越地理位置,通江商號生意做得很大,光是五百石以上的大商船就有數十艘,在許多大城市都有分號,僱用的夥計不下數千人,雖然在整個大漢來說不算是規模最大的商號之一,可是在荊州的名聲還是很大的。
前段時間,王盛便建議過跟通江商號合作,把武陵春酒賣到更加富庶的北方去,王衡也有意動,不過還沒付諸行動,他現在便得知了通江商號竟然是武陵漢人遺民的產業。
不過這也不稀奇,漢人遺民中人才眾多,自然也不乏具備經商頭腦的人才,加上他們這麼多年的積澱,近幾十年又是靜極思動,著意進取,掙出這麼一份產業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陳舒恭敬的回答道:“公子,通江商號的現任東主陳希便是家父!”
王衡注意到陳舒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絲毫沒有自得之色,不由得暗暗點頭,這個陳舒倒是不驕不躁,性情沉穩,稱得上是一個人才,看來這荊南四郡的漢人遺民當中這樣的人才還不在少數啊!
王衡點了點頭道:“陳舒,如今區星的情況如何?有何動靜?”
陳舒道:“區星最近一直在招兵買馬,蠢蠢欲動,不過願意響應他的漢人遺民和蠻人山寨並不是太多,所以短時間內,區星還無法起事。”
王衡道:“這其中也有你們的功勞吧?”
陳舒道:“主要是林先生的功勞,林先生在荊南四郡的漢人遺民和蠻人山寨中威望甚高,他現在沒有明確表態,很多人便也在觀望之中。”
王衡點頭道:“現在保持這樣的態度就可以了,不要太早讓區星失去希望,讓他鋌而走險。我們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