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聚眾攻打中牟,斬殺了中牟令落皓以及主簿潘業,聲勢大張,加入義軍的老百姓越來越多。
滎陽在河南尹治下,離京城雒陽只有兩百餘里,若是快馬,旦夕可至,滎陽亂起,京城震動。
這個訊息還是陳舒來向王衡稟報的,如今的通江商號,只要是各地發生了什麼大事,都會快馬送到漢壽,讓王衡提前知曉,因此,滎陽亂起之後不過數日,這個訊息就已經送到了漢壽。
當王衡將這個訊息告訴王叡的時候,王叡似乎都有一些麻木了,是啊,哪一年沒有這樣的訊息呢?已經不新鮮了,只不過這一次是發生在雒陽附近罷了。
不過接下來的一條訊息還是觸動了王叡,那就是漢帝劉宏終於採納了張讓等人的意見,開始賣關內侯了,而且明碼標價,五百萬錢一個,還價莫談。
說起來這漢靈帝劉宏當個皇帝真的是限制了他的才能,如果他做商人的話,估計呂不韋、陶朱公都只能望其項背了。
王叡聽到這個訊息,滿臉都是那種哀莫大於心死的表情。
王叡自言自語的道:“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禮,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若以假人,與人政也。政亡,則國家從之,弗可止也已。”
王衡知道,這是《左傳--鞌之戰》中的一段話,原話是孔子說的,大意是說,國家的禮器與名爵的授予權,是最神聖的東西,不能給人,這也是君主的責任,君主要把名爵授予給該授予的人,名爵授予臣子,君主便可以獲得他的忠信,臣子忠信,才能幫君主治理好國家……
總之,名爵的授予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授予得當,則臣子賣力,國家就治理得好,民眾就能安居樂業,而名爵授予不當,則會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一系列嚴重後果。
漢朝祖訓也有非軍功不能封侯的說法,以前劉宏雖然不怎麼靠譜,連三公都拿出來賣,可是關內侯這樣的爵位卻一直沒賣過,這也是底線,可現在為了錢,他連這個底線都打破了。
這條訊息與滎陽民造反的訊息同時送到,也分外諷刺。
王衡看到王叡蒼白的臉色,十分不忍,這是要把他多年的信仰生生打碎啊!
去年王叡因軍功封了縣侯,他是多麼高興啊,因為這是一個士大夫的最高榮耀了,可是現在一想到哪怕一個販夫卒子,只要出得起五百萬,都能堂而皇之的當上關內侯,王叡還能為自己的這個侯爵而感到榮耀嗎?
果然,王叡接著又喃喃的說道:“恥與之為伍,恥與之為伍……”
王叡一面說著,一面站了起來,由於動作過猛,他甚至踉蹌了一下,王衡連忙上前扶住了他,王叡道:“我沒事。叔平,拿酒來,我要喝酒。”
王衡擔心父親的身體,勸他不要喝酒,不過王叡執意要喝,王衡還是去拿了一壺酒過來。
王叡一直喝得酩酊大醉,王衡百般勸說無效,最終也只能等父親醉了之後,守在他的身邊照料他了。
除了告訴王叡的這些訊息,還有一些訊息是王衡特別讓人留意的,那就是董卓、孫堅、曹操、劉備、袁紹這些未來梟雄此時的情況。
董卓和孫堅此時都在跟隨張溫平定邊章、韓遂等涼州叛賊,不過戰況並不是很順利。
曹操目前賦閒在家,不過他賦閒並不是無人用他,前年朝廷還任命他為濟南相,他在濟南大刀闊斧的打擊貪官汙吏,令一郡清平,後來朝廷又徵他為東郡太守,不過他不肯迎合權貴,託病回鄉,隱居了。
劉備此時還只有二十多歲,因平定黃巾中立下的軍功被封為安喜縣尉,又因鞭打督郵而棄官潛逃,之後幾年輾轉流離,先後任過幾個小縣的官吏,始終不得志,如今,他在師兄公孫瓚的帳下當了一個別部司馬。
袁紹依然是大將軍何進的幕僚,為他參謀贊畫。
這些日後的梟雄人物,如今都還並不起眼,誰能想到數年之後,一旦風雲際會,他們都將成為攪動天下大勢的大人物呢?
因為劉宏公開賣關內侯的事情,王叡的情緒又低落了幾天,不過很快,一個人的來臨讓他又高興了起來。
這個人便是蔡邕。
蔡邕之前一直在泰山羊氏,也就是南陽太守羊續的家族的庇護之下,在江南吳會之地避禍,不過吳會之地此時還不是後世那個膏腴之地,開發還並不徹底,蔡邕並不習慣那裡的生活,而由於擔心刺客上門,或者被人告發,蔡邕一直也都是居無定所,生活很不安定。
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