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陝杪杼�島螅�蝗夢胰チ耍�嫡庋�嵊跋煳銥即笱А!�
“你覺得,你媽媽有沒有很需要你的時候?”我問他。
徐力說:“在家裡,媽媽不要我幫她做任何事,只讓我學習。不過也有需要我的時候。媽媽身體一直不太好,每當爸爸不在家的時候,她就讓我幫著搬煤氣罐。這時,我覺得自己長大了,還有點兒用,像個男子漢……不過,這樣的機會不多。”
在徐力17年的記憶中,只有這兩件事讓他感到自豪:一是幫無兒無女的老奶奶做飯,一是幫有病的媽媽搬煤氣罐。做這些事讓他有同樣的感受:“我還有點兒用!我能行!”這是一個男子漢成人的開始。遺憾的是,徐母沒有認識到這種感覺的可貴,而認為這樣的事與“考大學”無關,阻止兒子繼續去做。但她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從阻止孩子去幫助別人那天起,她就在孩子心中埋下了無情的種子,關閉了孩子走向幸福的大門。因為人在幫助弱者時,最能體驗個人的價值。
追求體現個人價值,是人類進步的表現。當我們回憶自己童年生活時,記憶深刻的不是哪次考試得了100分,而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情,自己親自設計、參與過的活動。自己“秘密地”做的那些事情,不論是好事還是淘氣的事,只要是自己想幹的、愛乾的、幹成的,都會終身不忘?燻這就是體驗。
實踐的體驗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對於一個未成年的孩子來說,成功的體驗要比失敗的體驗更加重要。因為,你不跑起來,怎麼知道走是多麼緩慢;你不飛起來,又怎麼體會到爬行是多麼辛苦!對於成人來說,如果你真愛孩子,就要幫助孩子去實現他人生的第一次“我能行”的體驗,而不是讓他在“我不行”的心態中長大。成功的基礎是自信,喊著“我能行”長大的孩子,能力肯定要遠遠超過揹著“我不行”包袱長大的孩子。
我們在幫助孩子去體驗“我能行”時,有三個問題特別要引起重視。
一、是重做“官”,還是重做事
有一次,河南安陽市一個學生家長因為自己的兒子沒有當上班幹部,沒有評上三好生,就帶人對班主任大打出手。這樣個別的例子,卻也反映了今日父母的另一個誤區,那就是把當幹部看成是成功的標誌。這是大錯特錯的!要教育孩子從小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還有一次,我去了湖北宜昌市得勝街小學,發現他們在素質教育中做得很出色。學校提出一個口號“讓我們自己來”,實行“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辦法,把班級所有事情分給每一個學生。比如,有的同學是“玻璃保管員”,有的同學是“黑板管理員”……有個孩子自豪地對我說:“我被選為‘吸塵器’了!其實就是‘小小垃圾管理員’。”
小崗位,讓孩子們有了大責任。喚醒了孩子們沉睡的主體意識,這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二、是重結果,還是重過程
有的父母阻止孩子看書看報、參加課外活動,有一個不變的理由……考大學也不考這個。有這樣想法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十分單一:“只要你能考高分,考上大學,我一切都可以給你!”甚至可以為此犧牲自己的工作和幸福。殊不知,這種“過度保護”無法使孩子正常成長,成長需要過程。正是父母的短視,剝奪了孩子體驗成功的權利;正是孩子很少有機會體驗成功,他們的心靈世界才由荒原變成了沙漠。
三、是替孩子幹,還是讓孩子自己幹
有個初中女孩和當記者的媽媽一起去參加夏令營,下火車時,她把重重的行李交給媽媽提,媽媽欣然接受;到營地,媽媽出去採訪,女孩到處找媽媽,說自己的藥放在媽媽那裡了。媽媽回來受到女兒的責怪,卻一個勁兒檢討,說是自己的過錯。我問這個女孩:“行李為什麼不自己拿著?”女孩坦然地說:“這些事從來都是媽媽乾的。”
許多父母就是這樣心甘情願地為孩子幹這幹那,而孩子卻不“領情”,天天喊著“我很煩”,認為這一切都是父母的過錯。今天做父母的累就累在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有個男孩要去山區參加為期兩天的野營。臨行前,媽媽問兒子是否需要幫助。兒子驕傲地說:“我會自己照顧自己。”晚上,媽媽悄悄檢查了他的行李,發現他沒有帶足夠的衣服,因為山裡要比平原冷得多。又發現他沒帶手電筒,這是野營很需要的東西。
第二天,兒子要出發了,媽媽問:“東西都帶齊了嗎?”
“都帶齊了,您就放心吧!”兒子自信地出了家門。
媽媽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