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文祿、慶長之役的參戰將領重新論功行賞,得到諸多大名的好評。
四月十七,後陽成天皇賜予豐臣秀吉“豐國大明神”的稱號。同月,家康為六子辰千代與伊達政宗之女 五郎八姬 舉行了盛大的婚禮,正可謂“強強聯手”,坊間也流傳出奉迎家康為“天下人”的說法,其勢頭公然凌駕於豐臣氏之上。隱居的三成聞聽家康霸佔伏見城,氣惱不已,心想:大家總該認識到老賊的奸詐了吧。
八月,緊張的局勢趨於穩定,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上杉景勝、前田利長等大名各自返回領地,德川秀忠也領兵返回江戶。家康之所以與秀忠分居兩城駐守,是因為他認識到當年織田信長與嫡子若不同在本能寺,就不會一同遇害,就不會有後來的織田氏家督之爭,豐臣秀吉也就不會乘虛奪取天下了。這樣分開居住,若一人有難,另一人還可名正言順的主持德川氏,避免家族分裂。
九月初,家康將長束正家、增田長盛召到伏見,稱重陽佳節將至,準備按傳統前往大坂,向少主豐臣秀賴道賀。可笑的是,會見兩位奉行的地方竟然是三成在伏見的舊府邸。正家、長盛問其何故住在三成家中,家康笑道:“免為奸人所害”。倆奉行真是丈二和尚,莫不著頭腦。本多正信解釋道:“聞聽有奸徒欲謀害吾家主公,故而躲入三成府邸,以圖惑之”,“從何得知?何人主使?”,本多正純道:“據可靠情報,主謀乃前田利長,淺野長政、大野治長、土方雄久亦參與其內”。二位奉行稱此乃空穴來風,斷不可信。正信請眾奉行負責調查,此事若不解決,為人身安全考慮,家康恐難按約定前往大坂。此前,澱殿曾一再催促家康到大坂拜見秀賴,可他總以身體有恙,加以推辭。好不容易盼到家康同意登城覲見,現在又要泡湯,二人連忙勸說家康不要變卦。家康道:“看在二位面上,吾寧冒生命危險也要登城拜見少主。可此去凶多吉少,需帶兵以防不測”,二人面面相覷,但看到家康態度堅決,也只得答應了他的要求。家康暗自高興,心想:我終於拿到帶兵進入大坂的許可證了,要演場好戲給爾等瞧瞧。
大家會問:為何硬纏著家康拜見秀賴呢?原因很簡單,家康乃大名之首,又是首席輔佐大臣,倘若他不帶個好頭覲見少主,誰還會把個小娃娃放在眼裡呢?
九月初七,家康留秀康駐守伏見,自己則連夜開拔,並派人四處放風:誰要半途行刺,那就來吧,老子不怕。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故意的,肯定是故意的,作戲給別人看的。
重陽節這天,家康身穿朝服,頭戴烏帽,手持摺扇,大搖大擺得進入伏見城,在前呼後擁下來到本丸謁見秀賴。在普通人看來,這種會面未免太過尷尬,可對於見過大世面的澱殿、家康來說,卻處理得遊刃有餘。家康一面祝賀少主重陽節快樂,一面預祝豐臣氏萬代永昌、基業永固;澱殿則把兩家的密切關係抬出來,一面稱秀賴與秀忠之女千姬訂有婚約,請家康一定要照顧好未來的兒媳婦,一面又稱自己的三妹阿江乃秀忠之妻、千姬之母,秀吉之妹又是家康正室,兩家雖為君臣,實乃姻親。沒錯,阿江原為豐臣秀勝之妻,秀勝病死朝鮮後,經秀吉撮合嫁予秀忠為正室,當然這也是秀吉拉籠家康的一種手段。只聽得本丸大殿上一片歡聲笑語,好似過年一般。
是夜,家康住進了石田正澄在大坂的府邸。正澄乃三成之兄,時任堺奉行,住於堺港,因此府中無人,家康這次又是以怕人謀殺而有此舉動的。正家、長盛前來拜見家康,祝賀他成功覲見少主。家康詢問關於前田利長等人謀刺之事,二人皆稱經調查絕無此事,家康嗔怒道:“此事若不查個水落石出,吾便留於大坂,不回伏見”。家康逗留大坂,他所帶的大批軍隊也會駐紮城中,一旦譁變,少主危矣!二人趕緊解釋稱謀刺之事恐有人誣陷,家康怒怪他倆恐怕也是同謀,嚇得二人一縮脖子,一吐舌頭,俺倆哪敢呀。沒有辦法,正家、長盛只得回去再作調查。
住在大坂,家康也沒忘拜見北政所。北政所稱自己厭倦大坂的生活,想回京都,邀請家康移居自己的西之丸。原來,北政所見各路大名簇擁於澱殿周圍,自己為正牌夫人,卻門可羅雀,心中憤憤不平,於是她想借家康之力壓制澱殿,教她日後不要太過囂張。家康自然歡喜,半依半就、故作謙讓的接受了。西之丸不僅僅是一處居所,更是權力的象徵,只要住進西之丸,便意味著他在大坂主持政務的事實得到北政所的首肯,意義非凡。
九月廿六,北政所乘肩輿離開大坂,回京都隱居於三本木官邸。按照傳統,大名等貴族死後,妻子皆要落髮為尼。北政所也不例外,她於京都出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