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因為,氣候變化導致人和動物體內環境發生了變化,也就造就了適宜病菌病毒產生或變異的體內環境,於是流感、瘟疫、急性傳染之類的病便發生了。

比如,天氣潮溼悶熱,人的汗黏在身上,出不透,三濁外排受阻,體內便產生溼濁。天氣驟然變冷,會造成風寒襲(體)表,而肺主皮毛,肺氣要與寒氣對峙相搏,就會導致肺熱。天氣久熱不雨,人體氣血會向體表和上半身流動,內臟供血必然減少,就會導致中氣虛衰。所以,夏天容易拉肚子、得腸胃疾病。

人們常說“大災之後有大疫”。一方面天災人禍使生存環境發生劇變,一方面人們因為失去家園和親人而痛苦驚恐,精神遭受打擊造成正氣薄弱,病菌病毒於是趁虛而入。

氣候變化在中醫裡叫“六氣”,也就是《黃帝內經》提到的“風、寒、暑、溼、燥、火”。中醫看待流行*冒、傳染病、瘟疫時並不是從病菌病毒的角度,而是從其產生和氾濫的根源——氣候變化或氣候異常的角度入手的,因此我們會聽到“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暑溫”和“溼溫”之類的中醫名詞。

在中醫看來,病邪(含病毒病菌)盛衰的背後其實是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調節的,那就是天地的變動(六氣:風、寒、暑、溼、燥、火)。天地之氣的變動會影響人體發生失衡。

因此,中醫在開藥方時會告訴您,這味藥是溫熱的,那個是寒涼的,這個能除溼,那個能潤燥,目的就是把人體這個小天地的失衡糾正過來。人體系統執行正常了,體內環境改善了,正氣提升了,病邪自然也就退卻了。這是一種剷除敵人的生存土壤、斷其糧道水源、掐斷補給線的策略,正是兵法上的最高境界——不戰而屈人之兵。

我推測,先賢們應該是透過“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的方式,找出了病邪(含病菌病毒)與天地運轉間的深刻聯絡的,並創立了“天人相應”的中醫體系。這個體系很好地避免了病毒變異和抗藥性帶來的困擾,並可以從問題的原點著手,以至簡應對紛繁,八面玲瓏,條理清晰。也許只有明代大醫張景嶽的話,才能道出這深邃智慧背後的秘密吧。他說:“必有真人,而後有真知,而後有真醫。醫之為道,豈易言哉!”

第七章 讀書治病,不亦樂乎

要麼當孔子,要麼做莊子

要麼“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要麼“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一本很有名的小說,且不說小說的內容,單是這個名字就很耐人尋味。可以說,我們普通人雖然不是大富大貴,絕大部分卻也是有飯吃有衣穿,至少不會挨餓受凍。一般情況下,我們也可以按部就班地生活,不會總是面對那種迫在眉睫的巨大危機。

然而,這種習以為常的生活看起來很“輕”,雖然並不沉重,卻也是難以承受的。因為就算是乾坐著、無所事事、不愁吃穿,我們也常會被無聊、煩悶、焦灼、空虛、壓抑以及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之類的情緒包圍著,難以擺脫。這便是現代人生命中普遍存在的那種“不能承受之輕”吧!

於是,有的人成了工作狂,用努力工作充實自己;有的人沉迷於打牌搓麻或電子遊戲;有的人依靠酒精自我麻醉;有的人則縱情聲色來找樂忘憂……

對於這個問題,儒道兩家剛好給出了下面兩種不同情況的答案:

當我們能夠有所作為時,我們可以學孔夫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專注而投入,以至於忘記了吃飯,垂垂老矣而沒有察覺;

當我們無為自處直面內心時,我們可以像莊子說的那樣“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惔而無為,動而以天行”,“平易恬惔,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我們越接近這兩種境界,自然也就越能達到“煩惱日少,快樂漸增”的生活狀態,這便是修心養性的意義所在!

《黃帝內經》開篇就談到:養生有不同的境界,其中最高境界的人叫“真人”。他們的特點是能夠“獨立守神”,也就是不為外物所擾,能時時安神、靜神。我認為,這裡說的“真人”就是在心靈脩養上下工夫並達到最高境界的人。

打坐、調息、金雞獨立、聽古琴等,這些都是專業而高效的修養工具,是到達健康彼岸的船,但比這些更重要的是信念,即修心養性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活在當下的自處之道。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早晨領悟了“道”,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