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訝是坑駁拿�羈諼牽�掛幌蛞蘊�匣首躍擁撓⒐�焓麓蟪砸瘓��捫砸遠浴�
第15節,
面對國民政府的強烈抗議,更懾於武漢人民的反英浪潮,英方不得已採取了退讓措施。4日清晨,英方將所設沙包電網全部撤除,水兵義勇隊全部撤退,巡捕也被撤走了。國民政府衛戍司令部即派三連精良軍隊入駐英租界,工人糾察隊也隨之到達維持秩序。
正當漢口英租界被國民政府接管之際,1月6日,九江又發生了英兵毆傷中國工人和英艦開炮的事件,憤怒的中國民眾衝入租界,奮起反抗。駐在九江的北伐軍第二師當即向英國領事抗議,並很快接管了九江英租界。
1月15日,中英雙方開始正式談判。北京英使館參贊歐馬利自恃有英艦保駕,一開始態度十分強硬,公然要求國民政府歸還租界,恢復以前狀態。陳友仁當即斬釘截鐵地回答說:“恐怕我們要應付一種新的局面了。”如果按照英方的要求處理,必然會引起民眾的罷工和拒貨,使租界根本無法生存,因此雙方的交涉只能面對現實。第一次會談毫無結果。此後,雙方又經過16次談判,至1月底才基本達成協議,即由國民政府收回漢口英租界,改為中國的市政特別區,由4名華人和3名英人組成管理委員會,主席委員為華人,按照國民政府頒佈的新市政局章程進行管理。
1月27日,歐馬利奉命將一備忘錄及附件七款送交武漢國民政府。從表面上看,《備忘錄》似乎頗有誠意,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是英國政府的煙幕彈。它們一面在輿論上做出讓步,麻痺國民政府,緩和中國人民的反英情緒;一面則從本國和印度緊急調遣1�2萬名“中國遠征隊”向上海進發,以實現其放棄漢口、九江,固守上海的策略。同時,英國又照會美國政府共同出兵保衛上海租界,暴露出堅持武力恫嚇的真面目。陳友仁十分氣憤,斷然決定中止談判,拒絕在業已達成的協議上簽字,向英方施加壓力,並對英國政府的《備忘錄》進行嚴詞辯駁。1月30日,陳友仁揭露英國調動軍隊逼向武漢的事實,“國民政府不得不視英國集中軍隊之行動,為一種對於中國民族主義勒迫之行動。際此時期,簽訂協定,是受威脅而答覆也”,因此拒絕簽字。
陳友仁發表的宣言在國際上引起極大反響,美國國務卿鄭重宣告“須至中國政府不保護外人時方才出兵”;法國認為沒有必要對華出兵;義大利也不願意參與英國的行動;日本和德國聲稱只要他們僑民的生命財產不受侵犯,他們就對中國採取不干涉主義。陳友仁拒絕簽字,在英國國內也引起軒然大波,倫敦外匯市場交易清淡,鋼鐵業股票大跌;曼徹斯特市政局議決要求政府撤回對華軍隊;英國共產黨機關報《勞工生命》號召工人共同奮鬥,反對對華武力干涉。
2月10日,英國政府終於決定讓步,外交大臣張伯倫在倫敦發表演說,宣告英國軍隊“將駐紮於租界之內,除非有嚴重之事變發生,必不越租界範圍而行動,捲入中國武人競爭之漩渦”,宣佈除自印度出發已在途中之軍隊即將在滬埠登陸外,其他調自地中海及英國本土的軍隊將改而在香港集中。12日,英方代表歐馬利來到國民政府外交部,將張伯倫在下院的演說詞要旨交給陳友仁。此後,中英雙方代表又經過幾次會談,最終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基本達成共識。
2月19日,陳友仁和歐馬利簽署《漢口英租界協定》,20日,又簽署《九江英租界協定》,確認《漢口英租界協定》適用於九江英租界。3月15日,武漢政府正式收回了漢口英租界,但英人在該區域仍保持有一定的勢力。同一天,武漢政府完全收回了九江英租界,並取消了外人在該區域的所有特權。
陳友仁的“鐵腕”外交,贏得了對英談判的勝利。陳友仁兒媳陳元珍老人說:“收回漢口英租界,是英國從亞洲撤退的開始。陳友仁收回的英租界地盤不大,但是值得大書而特書,因為這是從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第一次收回失地,也是中國人第一次在亞洲給大英雄獅敲響了喪鐘。”
獨立後的馬來西亞第一任首相阿卜杜拉赫曼在一篇講話裡生動地表達了亞洲反殖民主義的鬥士對陳友仁的敬仰:“陳友仁在我思想裡點燃的火花,到今天仍然閃爍光芒。”
國共分裂後,陳友仁積極參加反對蔣介石獨裁統治的鬥爭,1927年夏赴蘇聯,與宋慶齡等在莫斯科發表宣告,揭露蔣介石、汪精衛背叛國民革命的行徑。後去西歐遊歷,繼續參與反蔣的政治活動。1931年任廣州反蔣政府外交部長。1932年初,復任國民政府外交部長,主張對日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