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裡有金子,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看到 “哈腓拉”與“古實”時我很興奮。並且結合出產我認為它們與紅海西岸相符。但我也看到了一個否定: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解釋說,這裡的“哈腓拉”與“古實”都不是我們上一段所指的名字,兩者應該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只有“伯拉河”還是我們熟悉的“幼發拉底河”,甚至“珍珠和紅瑪瑙”居然也可以被譯作“髮香的樹脂”。說實在的,我很是懷疑紅海與“伊甸園”有些什麼聯絡,因為紅海的入海口“亞丁灣”就叫“Gulf of Aden”;另外,“Saba(sheba)”一詞也可以指“通往天堂的大門”①。雖然我們不知道“天堂”(伊甸園)在哪裡,但起碼我們已經知道了“天堂的大門”就在紅海南端。
我對“新國際版研讀本《聖經》”的這一解釋持保留意見,《聖經》考古本身因為證據不足充滿了爭論,當然也包括《聖經》考古。對待史前我們確實應該一直報持懷疑態度。我實在還有其他的一些推測與此聯絡在一起,到底何種推測更有道理可以展示給世人分辨。
尋找伊甸園不僅是個宗教目標,而且是許多考古學家、人類學家的任務。由於牽涉到印證我們對於這一地區的許多結論,尋找伊甸園也成為我們的重要任務之一。解決掉這個問題,會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
假如給我一個胡亂猜測的機會,我願意把波斯灣、紅海都看做“大河”湊進伊甸園必須的“四條大河”,因而“伊甸園”也就在阿拉伯半島及其以北附近地區。這是一條思路。
當我們視線南移,尼羅河當然也是條“大河”。紅海與波斯灣退出來,“四條大河”包括“兩河流域”的兩河、尼羅河,還有一條隱河——它消失了,但是今天還能看出一些痕跡,它是從西奈半島的阿巴灣一直延伸到敘利亞境內的一條大河,其間遺留了幾個大湖如基尼烈湖、鹽海等,還有斷斷續續的河流連線著這條“河”。這條“隱河”僅從地圖上粗看也應該有近2000公里長。我很願意放棄目前的中國史前史的推理工作去實地驗證這條“隱河”。表面看這與我的工作無關;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我的研究基礎很大一部分是《聖經》。驗證《聖經》的歷史可靠性就是在驗證我的研究的可靠性,這樣的工作我很樂意做。
“隱河” 地形顯示從敘里亞一直到紅海曾經有一條河流,現在只有幾個湖泊在原來的河床附近。
《聖經》考古中對於伊甸園比較著名的一個推測是,伊甸園已經被海水徹底淹沒,具體位置在今天的波斯灣。園中的四條河流分別是大家熟知的“兩河”;另外兩條河基訓河和比遜河,前者是注入波斯灣的庫倫河,後者是已經乾涸的沙烏地阿拉伯沙漠中的一條河。這一猜想的提出者為密蘇里大學的尤里斯·扎林斯。伊甸園被淹沒的時間為大約7000年前。我覺得這個說法也有可信之處,並且同時為相鄰不遠的葉門附近為什麼也叫“樂土”並不十分矛盾,而且假如由於海平面抬升而導致淹沒這裡,那麼兩河流域就成了一條直通土耳其的航道,所以挪亞方舟漂落於那裡的高山並非沒有可能。
假如說基督教中的伊甸園是不清晰的,那麼###教則給出了相對清晰的伊甸園範圍:麥加東南25公里處的阿拉法特山。阿拉法特山就是“相會山”,阿丹(亞當)與哈娃(夏娃)的相會處。此處海拔米。來朝聖的人們必須到此停留一天才算圓滿,此舉稱“站阿拉法特山”。此處距離今天的葉門國大約500公里。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從《聖經》說起(2)
關於伊甸園的另外一個比較著名的設想是,核心就在今天土耳其的阿拉臘亞山一帶。
衣索比亞簡介(1)
尼羅河發源地之一是“古實”。一般人認為就是《聖經》裡說的那個“古實”。“古實”就在今天的衣索比亞。
今天的“衣索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土地面積大約110萬平方公里。人口6千萬左右,有80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由此可以推斷歷史上該地區人口流動性很強;因為它處在世界的交通要道上;北連文明核心埃及;南部扼紅海出印度洋與太平洋咽喉航道。儘管阿姆哈拉語為國語,但這個國家通用英語。
這個國家的文明一般認為起源於北方,許多移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