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靖嬪賜景仁宮
慈寧宮
當天一天康熙去慈寧宮陪太皇太后用膳,晚膳後康熙陪太皇太后聊聊天。
“皇瑪嬤嚐嚐這是新進貢的冬片!”康熙親自將茶端給太皇太后,自已的接過一杯細細品嚐。
“今冬的冬茶倒是不如前兩年的。”太皇太后細細品嚐後道,太皇太后皇宮生活了五十年,什麼樣的好茶沒喝過,是好是差一品就給品出來。
雖知道皇帝找她定是有事,不過太皇太后一向是最有耐性的,既然皇帝想和她品茶聊天她也很樂意。
“還是皇瑪嬤懂茶,一品就品出來了。前兩年的冬茶是南方福建省上貢的,今年的茶是湖北大觀山的。”至於福建今年為什麼沒有進貢兩人心裡都非常清楚。
三蕃未平,南方正處在戰亂當中。
聽康熙沒有提起南方戰亂與涉及政事的意思,太皇太后也識趣將事揭過去,轉而說起康熙來慈寧宮的目的“說吧,咱們玄燁又有什麼事要瑪嬤幫忙?”
“瞧瑪嬤說的,難道孫兒就不能來陪瑪嬤一起用膳聊聊在嗎?”在一手養大自己的祖母面前,康熙也放下皇帝的架勢。
“真的只是來陪瑪嬤用膳?!”太皇太后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的孫兒,康熙突然有種被看穿的不自在。
“還是瑪嬤瞭解孫兒,孫兒的這點心思半點也瞞不過瑪嬤。”
“瑪嬤,孫兒想和瑪嬤商量一下給靖貴人晉位的事。瑪嬤也應該聽說了靖貴人已經醒過來了。”
“若是哀家沒記錯宜嬪和靖貴人是親姐妹吧。”太皇太后也知道靖貴人生了龍鳳三胎,這晉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只是思及後這宮平衡她還是提醒康熙。
郭絡羅氏姐妹已經有宜嬪在嬪位,若再晉靖貴人嬪位,若兩姐妹邊手後宮的平衡定會被打破。這不是她想看到了的!
“正是!”
“皇帝啊,宜嬪在嬪位已經算是高位妃嬪了,若再給晉靖貴人晉位後宮可就有兩位出自郭絡羅氏的高位妃嬪了。皇帝你應該知道後宮和前朝一樣,要平衡才能穩定。後宮和前朝息息相關,你做這決定可有認真考慮過。”
即然靖貴人晉位已經是必然,那麼宜嬪和靖貴人就不能同時抬舉。不過依之前皇帝的態度,似乎對宜嬪也是很寵愛的。
“瑪嬤,靖貴人生了龍鳳三胎,於皇室和前朝平定都有功勞,若是不給她晉位對面百官和宗室實在說不過去,給靖貴人晉位也是實質名歸。
至於宜嬪,皇瑪嬤不必擔心,宜嬪是個高傲的人依宜嬪的性格若是靖貴人壓她一頭,她心裡定會不服氣。”康熙怎麼可能不知道太皇太后的意思。
他早已經看出宜嬪和靖貴人不和,之前宜嬪頻頻算計謀害靖貴人,若不是他安排人護著,只怕那三個孩子早就因宜嬪而夭折了。正是因為宜嬪高傲,因為宜嬪怕靖貴人越過她,因為宜嬪壓制不住靖貴人而心存忌憚心裡不服氣。
不服氣就不會抱成一團。再者郭絡羅氏同時出了兩位高位嬪妃正只怕到底支援哪一個也難意見一致。如此他不僅可以得到郭絡羅氏的支援,同時也可以分化郭絡羅氏族,當然前提是郭絡羅氏兩姐妹不合!
太皇太后明白康熙話裡對郭絡羅氏兩姐妹想抬舉誰,想壓制誰,亦才放心。
不愧是她一手栽培的孫兒,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沒有被後宮的女人迷惑。(太皇太后,您高估你的親孫子了,他那是沒被女人迷惑,只不過是迷惑度不深罷了。不然怎麼會那麼寵愛一個出身卑賤的包衣才,甚至寵幸罪賤,後期更是納了不少您明言禁止的小腳漢女入宮。)
“不過德貴人也生的是阿哥,皇帝怎麼樣?”太皇太后乃出身高貴的科爾沁部落公主,自是性情高傲,她最看不上那些出身低賤卻美貌柔弱的女子。一如她的庶妃海蘭珠,再如勾引她兒子的漢女寡婦生的董鄂妃。
所以對包衣出身的烏雅氏太皇太后亦是不將其看在眼裡,提她不過是不想讓郭絡羅氏太過榮寵,怕郭絡羅氏姐妹將後宮攪得鳳雲不定罷了。
在她看來一個包衣奴才就算是晉了嬪位,她照樣可以隨時將她撂下去。
“德貴人和靖貴人一同生產,生的也是阿哥若是不晉位怕是不好,會引起後宮不平靜。”
“德貴人就算了,她雖也生了阿哥但畢竟出身太低,郭絡羅氏可是滿族貴人,出身高貴不是德貴人能比的。前朝不穩此時朕正需好滿八旗貴族的支援,沒必要因為一個包衣奴才而惹八旗貴旗不渝!
再者後宮有阿哥沒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