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酒店,黃白鳴與潘迪聲談判到了最關鍵時刻,兩人已經達成初步協議,黃白鳴帶領新藝城部分人馬加入德寶影業,而德寶公司相對的讓出一部分股份給黃白鳴。
“黃先生,股份分配咱們先不提,既然合作,就要保證盈利,說實話,德寶公司成立這麼久,賺的錢並不多,我想知道你怎麼保證票房盈利?”
這個問題是潘迪聲最為關心的,加入電影行業之前,他認為拍電影沒什麼難度,瞧瞧王子川混的風生水起,每年盈利數億,這麼大塊蛋糕怎能少了他潘迪聲,可是收購德寶之後,前後拍了好幾部影片,成果讓他大失所望,只能維持著不虧本的狀態,賺的錢加起來,還不夠他買一輛豪車。
黃白鳴沉吟不語,斟酌語句,首先解釋道:“香港新浪潮電影運動之後,獨立製片公司賴以生存的東南亞電影市場發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變化,一方面是新加坡富商開始把資金主要投向電視連續劇,另一方面,泰國因世界經濟危機的衝擊和限制進口配額等原因而讓港片舉步維艱,還有越南市場則由於政治原因而喪失殆盡。”
潘迪聲笑道:“我想知道的是香港電影風向,簡單的說拍什麼影片可以賺錢,這一點新藝城就做的不錯,前期還幾部影片都大賣,如果我們德寶能走上這條路子,完全可以複製新藝城的道路。”
“這一點潘先生完全可以放心!”黃白鳴扶了下眼鏡,分析道:“香港獨立製片陷入低谷,藝術性和思想性較強而商業性薄弱的電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香港電影步入了更加商業化、市場競爭更趨白熱化的歷史時期。在如此嚴酷的生態環境下,新藝城採取的最主要的一個選題策略,是密切跟蹤世界影壇的熱門題材。以力保票房贏利。”
“德寶影業也可以這麼做,美國那邊每年都有幾部大片問世,我們把他改變成為香港背景。不用購買改編權,還能用香港本土演員。避免好萊塢演員的高片酬,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潘迪聲遲疑道:“這樣搞,影片成本也很高吧?”
黃白鳴道:“潘先生,現在香港電影成本普遍、大幅提升,我們不能抱著老觀念不變,像是雷先生,因為生意受挫,就想著削減影片製作成本。影片質量越來越差,票房越來越低,金公主股東不滿意,最終釀成苦果。”
“你說的有道理!”
潘迪聲暗暗感嘆,怎麼他就遇不上《夜店?、《賭聖》這類小成本影片,投資兩三百萬,票房高達六千萬,加上海外票房分紅,一部影片夠吃一年有餘。
黃白鳴語氣低沉,提醒道:“新藝城已經瓦解了。整間公司除了麥加製作的《最佳拍檔》,七八部劇本,沒有一部開機。依我看,雷先生也放棄……唉!”
對於新藝城近況,潘迪聲多少知道一些,不過他想不明白,雷爵坤為什麼霸佔著股份不放,傾力打壓黃白鳴,新藝城倒閉,對雷爵坤也是損失。
“黃先生,據我所知新藝城娛樂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為什麼你和麥加不能好好合作,共度難關……也許我說的話有點過分。但是黃先生加入德寶,我不想德寶變成第二個新藝城!”
黃白鳴苦笑道:“沒關係。你不問我也要告訴你,雷先生有自己的一套計劃。”
“什麼計劃?”
潘迪聲抿住呼吸,他對這方面一無所知,這段時間只顧著聯絡黃白鳴與院線,完全忽略了雷爵坤,他不是應該退出娛樂圈?怎麼還會有計劃!
黃白鳴道:“雷先生想要完全掌控新藝城,我和麥加都成了他眼中釘,恨不得把我們一起趕走,這段時間打壓的是我,我想過不了多久,就會打壓麥加,這一點麥加也很清楚。”
說完這段話,黃白鳴有點意興闌珊,這一點不是他胡亂揣測,前段時間他要求雷爵坤給他一次新年檔表現的機會,可是雷爵坤斷然拒絕,加上股份分配不均,這才讓他下定決心與雷爵坤分道揚鑣。
潘迪聲瞭然,心照不宣,笑道:“麥加先生是如何打算的?”
黃白鳴苦笑道:“潘先生不用擔心他,麥加的路子多的很,不但是嘉禾影業,就連騰飛娛樂都有關係,我想他會投奔這兩家公司。”
潘迪聲微微失望,他還想著把麥加也拉攏過來,共同打造新藝城第二,爭霸香江影壇。
黃白鳴道:“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院線,潘先生這方面絕不能有所閃失。”
“是啊!”潘迪聲深有同感,在香港再好的影片,沒有好的院線也是白搭,票房決難賣座,反而有好院線,影片質量可以,就可以大把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