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杜卡克王公的前鋒,已經準備經由的黎波里最北端山坡的埃爾蓋城堡,進入安條克了,得到了如此緊急的情報後,便急忙責令全軍停下腳步,齊齊朝著西部方向加強守禦,而後年輕的杜卡克找來了最信任的太傅突格什蒙德,詢問對方的看法。
毫無例外,突格什蒙德的見解和裡德萬的維齊爾完全一致,他勸說王公“撤回大馬士革城,憑靠著內陸和山區和荒漠,和朝聖者領主保持和平友好的關係,他們不來我們也不去,沒必要去為死掉的亞吉陪葬,對方不過是個僭越自立的奴隸而已(突格什蒙德本人也是個宮廷奴隸),只有科布哈這樣軍卒出身的傢伙,才會心甘情願為同樣階層的人,犧牲領民的利益福祉。”
對自己太傅言聽計從的杜卡克,也頷首道,“確實,若是我們現在以傾國之力,去攻擊安條克城裡的朝聖者的話,便等於得罪了各方勢力。特別是法蒂瑪,他們不但能使用艦隊來威脅我們的側翼,還可以派遣陸軍越過西阿拉比亞的沙漠,襲擊我們的後方。”
“王公殿下,實在是英明。另外,要趁機和法蒂瑪哈里發簽署互不侵犯的和約,只要避免戰爭,養精蓄銳數年,王公您必然能問鼎蘇丹的權力寶座。”突格什蒙德很興奮地恭維說。
隨後,雙方各自派出了十五名隨員,以安條克城裡派出的修士海策勒為中介,經過短暫交涉後,迅速達成了和約——接著,杜卡克說“我軍已經自大馬士革出擊多日,有力地牽制了朝聖者的軍隊,打亂了他們的步伐和部署,現在我們對科布哈的義務已然完成,可以凱旋大馬士革了!”
而後,所有的大馬士革的軍隊高舉長矛和戰旗,山呼萬歲後,轉隊離去,就算是打道回府了。。。。。。
而後,魯米用自己非常熟悉的母語希臘文,寫了個便條貼在了信件上,讓快馬一路疾馳,將其送到了安條克城中的中樞聖彼得教堂裡。
當阿德馬爾拆開信件後,內容是這樣的,“無與倫比的哈里發,先知的嫡系後裔,問候永生上帝和他的戰士們。突厥民族對於你我來說都是莫大的禍害,他們侵佔了屬於我們的領地,所以我願意退還聖城和錫安山給你們,而你們則要協助我驅逐突厥人的勢力,雙方及羅馬尼亞的皇帝間締結牢固的盟約,互相承認對方的信仰,直到世界的盡頭為止。”(未完待續。)
第111章 莫名出處
埃及哈里發的來信,讓眾人群情奮發,現在又得知大馬士革王公撤回領地,更是讓人毫無後顧之憂。最終的決議水到渠成:待到和科布哈決戰前日,所有城中的朝聖者武裝齊集在教堂前,誓師出征!
所有領主和騎士們都舉起雙臂,一陣又一陣暢快地高呼起來,現在他們已經沒有任何心理上的牽掛和負擔,因為先前被比薩人套去的錢財追回,糧食補給問題也得到解決,終於可以安心和異教徒廝殺了!
振奮的人心和吶喊裡,臉色有些疲憊的阿德馬爾靠到了聖器神龕邊的石牆上,仰著頭不發一語,這會兒他的隨員悄然撥開了嘈雜而摩拳擦掌的人群,走到了他面前,偷偷遞交了一封密信來,阿德馬爾拆開後,看了會兒,帶著“早就註定”的神態,將信卷塞到了腰包當中。這會兒,隱修士彼得走過來,詢問聖座那邊有什麼指示,阿德馬爾笑笑,“莫尼克尼的事情,訊息傳得比物資快得多,先是比薩人在島嶼上的船隻,將訊息送到了君士坦丁堡,而後極快地,傳到了冕下的聖聽前。”
“聖座那邊是什麼態度?”
“具體的處置意見還要樞機密室會議透過,但是基本框架我已經明白了,聖座對我在信裡也沒有隱瞞——我將被召回羅馬城,向整個樞機會議詳細用書面文字闡述這場針對比薩人的暴亂和屠殺。”
“總得找個人來頂鍋,不是嗎?其實聖座內心裡,早已明白這個悲劇發生的根源,但他不能自己肩負,畢竟基督教的世界不能因為這幾十個商人的死而走向猜忌和分裂。”各種各樣的聲音和交談當中,彼得低聲說到,意思非常明顯,既然聖座不願意背這個鍋,那就你來了。
阿德馬爾也長嘆口氣,表示贊同,“接替我位置的,是比薩的大主教薩福貝爾閣下,他將會是未來耶路撒冷的宗主教,據說還有位人物要派到塞琉西亞去。”
聽到這個人選,彼得憤懣起來,“用這個人,無疑是聖座在用人方面的巨大失誤,會造成各位領主和羅馬城的隔閡和矛盾的!”
“冕下的意思如此,我並沒有置喙的餘地。”阿德馬爾頹然無比,滿廳堂的熱鬧當中,他的眼光幽寂,盯住了琳琅的聖器而出了神,顯得格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