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第十二章 回報社會,感恩社會,多做慈善事業,做有社會責任感的商人(5)

在倡議活動上,我想起了一個人、一件事、一句話。這個人就是100多年前的大浙商胡雪巖。一件事就是100多年前戰火紛飛、生靈塗炭、杭州城裡屍體遍野。戰爭一結束,胡雪巖就在市區搭起一個又一個粥鋪,三天三夜向災民義務施捨米粥,幫災民渡過難關。他為當時的朝廷排憂解難、為災民免費送醫送藥,為穩定社會立下了汗馬功勞。一句話就是他常說的:當國家大災大難時,商人要具備最起碼的社會責任感。假如沒有最起碼的社會責任感,為官者就是一個貪官,為商者就是一個奸商。

*總理說:青川、北川是他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地方。這些地方也是我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地方。

天冷了,要過冬了。我們不忍心看到災民們還穿著單衣,更不忍心看到災區的孩子們在凍得哆哆嗦嗦中聽課。四川冷的早,比北京還冷,帳篷裡沒有暖氣,板房裡也沒有暖氣,寒風真的很刺骨。我們不能用自己的體溫來溫暖他們,但我們完全有能力為他們做點實事來溫暖他們的心靈。作為商人,我們沒有氣吞山河的豪言壯語,也沒有高聳雲霄的思想境界,但做善事是一個浙江商人應該要做的事。現在我們能做到的,就是要把救災活動延續下去。存一片好心願舉世無災無難,做百般善事要大家利人利民。

在大家的努力下,我和全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的朋友先後兩次組織了慈善捐助捐贈棉衣棉被活動。2008年10月底,該聯盟組織志願者再入北川,溫暖中國,把過冬衣物點對點地專程送到北川。其中一次邀請了北川有關領導來京接收捐贈的棉衣棉被和錢款。在捐贈儀式上,我發表了捐贈感言:在北川,看到北川中學許多師生埋在一堆堆的廢墟下,永遠挖不出來時,我真的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這種心情真是難以忘懷,思想境界突然昇華,社會責任感突然感覺到沉甸甸。此時此刻,看著眾人們踴躍捐贈的情景,回憶起在災區的日日夜夜,我在臺上說話,幾度哽咽,不能自持。

抗震救災是個長期的事情。很多浙商已經進入北川、青川等地培訓員工、招收員工。他們有很多人已經在浙江企業中就業。北川、青川的務工人員到北京浙江企業工作後,先領3個月工資,後進行上崗培訓。浙商企業願意把所有的力量獻給災區人民。

2009年除夕夜,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有表現抗震救災的場景。我看到這個節目後,心情無限感慨。就在此時,我收到了來自災區朋友的一條簡訊:祝福團聚,也祝福期盼的2009年,又是一個春天。願您的孝心和愛心是我永遠的榜樣。謝謝陳總,有你們的愛與支援,一切都很好,歡迎你們再來綿陽,災區人民永遠和你們心相印手相牽。王小強 2009年除夕於綿陽。

浙商要把感動留在災區。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三章 利用媒體造勢推廣品牌,媒體也是先(1)

進生產力

知識經濟、創意經濟、創意策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經濟的發展和繁榮離不開周密的策劃和實施,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策劃也是先進生產力已得到有識之士的廣泛認同。學會利用新聞媒體造勢,它會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也會給你帶來財源滾滾。

一 溫嶺借“光”發財

導讀:商人要學會利用新聞媒體四兩撥千斤,這樣才會財源滾滾達三江。

現在各種“節”多如牛毛,無非利用各種“節”擴大當地影響,搞活經濟。在眾多的“節日”中,浙江溫嶺市的曙光節赫赫有名,賺得滿盆金銀。1999年,浙江溫嶺市委、市政府無中生有策劃出了21世紀千年曙光節,吸引全國上下的眼球關注,吸引成千上萬名遊客到溫嶺旅遊。溫嶺借“光”發財,短短几天,收入就達到兩個多億元。

隨著21世紀來臨,各地政府想盡一切辦法招商引資、提高本區域的知名度。對浙江溫嶺人來說,處處皆商機,處處充滿著發財的機會。他們借“光”說事,無市找市,以“節”搭舞臺,媒體鳴鑼開道,商界、企業界大合唱,使該市在全國的知名度迅速竄紅,招商引資形勢一片大好。

事情是這樣運作的:前期邀請一大批氣象專家、天文專家,包括南京天文臺的有關專家對2000年1月1日的第一縷陽光在中國大陸的首照點進行論證。他們發現溫嶺市石塘鎮的某一個山坡上無論從經度還是緯度都是新世紀的第一縷曙光的首照地。此論證的結論真是十分了得。溫嶺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