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說它卓越,這不僅僅是中國人的觀點,一支讓敵軍也佩服的軍隊才是好的軍隊。朝鮮戰爭期間的美軍和戰後編寫的陸軍官方戰史都認為,志願軍“有著高度的組織紀律性”,有“吃苦耐勞精神”,“智勇雙全”,“在沒有聯絡飛機和通訊裝置很差的條件下,面對聯合國軍的空中優勢和聯絡飛機,仍然成功地實施了他們的防禦行動”。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官方戰史認為:“如果用它自己的戰術和戰略標準來看,它也是一支第一流的軍隊。”

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人貝文·亞歷山大(Bevin Alexander)在《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一書中,對志願軍有著生動的描述。他說:“一旦受到火力攻擊,進攻中的中###隊便立即臥倒,但只要射擊停止,他們便一躍而起,再往前衝。全面進攻如果開始,他們便勇往直前,即便遭受重大傷亡,也很少停止進攻。其他部隊前赴後繼,也從陣地的四面八方湧上前去,直到完成突破任務。”

第三節 信念、紀律、領導力(2)

“中###隊對西北山嶺的包圍,就是他們慣用的進攻方法的絕好範例。這實際上與新聞媒介宣稱的中國人的‘人海’戰術恰恰相反。……中國人吹起了哨子,他們的機槍停止射擊,首批進攻部隊開始向E連和F連結合處的一片窪地上的狹窄戰線發起衝鋒以期取得完全突破。他們成縱隊推進到手榴彈的投擲範圍之內,然後迅速分散開來,徑直衝向陸戰隊的陣地。發起衝鋒的中國士兵一面扔手榴彈一面開火,不顧傷亡奮勇向前。儘管陸戰隊的機槍手打死了許多攻上來的敵人,但中國人最終還是從這裡開啟了缺口。” 李奇微說:“常常有這樣的情況,守衛在孤零零的碉堡(碉堡四周堆放著沙袋,設定著鐵絲網,可以在各個方向上對付敵人的攻擊)中計程車兵往往吃驚地發現,四五個穿著膠底鞋的中國人已不聲不響地潛入他們與前哨警戒線之間的地帶。這時訊號彈就會從敵人戰線那邊升起,瘋狂的軍號聲就會把我方哨兵嚇進碉堡,幾乎來不及發出口令,戰鬥就打響了。”

一個參加過朝鮮戰爭的美國士兵回憶道,他無法理解為什麼中國軍人如此英勇,他們能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保持戰鬥力。在…20℃以下滴水成冰的雪夜,他們也能突然發動襲擊。由於後勤補給經常被轟炸阻滯,他們大多衣著單薄,很多人連鞋子都沒有,但絲毫不影響他們進攻時的奮勇與力量。

亞歷山大,這位美國著名的戰史學家透過親身的接觸得出結論:“聯合國軍所面對的是一支數量龐大而又很卓越的軍隊。”正是這支卓越的軍隊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戰勝了二戰後世界上裝備最好的軍隊,順利完成了國家賦予的戰略任務。

是什麼樣的力量塑造了這支卓越的軍隊?是什麼樣的力量塑造了無堅不摧的戰鬥力?亞歷山大認為最主要的是強大的精神力量。亞歷山大在書中用了相當多的筆墨描寫這支偉大的軍隊如何激發信念的力量。要使戰士愛打仗,除了愛國主義的偉大情感與情感教育,保家衛國、消滅敵人的決心之外,還有很多其他條件用來煥發精神的巨大潛在能量。志願軍採取平等主義的群眾路線,尊重每一個人、充分發揮每一個人的創造精神。亞歷山大說:“中國人極力阻止軍事上的等級制度。其所以這樣,不僅是要從戰士中提拔幹部,而且是為激發廣大士兵的積極性,使他們參與討論、解決並處理日常問題。這種做法,結合其他措施,可使普通士兵充分了解戰術形勢以及部隊作戰計劃等方面的情況。這樣就可使廣大士兵在重大戰鬥中發揮主動性,增強責任感。而這卻使聯合國軍的審訊人員感到困惑,他們無法相信這些大字不識一個計程車兵怎麼會掌握那麼多確切的情況。”

信念的力量是偉大的。柳傳志尤其強調了執行精神的基礎作用,他的軍隊經歷使他深深明白這一點。一次,他對本書作者說:“我一入伍,就要‘憶苦思甜’,要明確為誰來當兵為誰來打仗。當時連續三天,停止一切活動,要共同回憶家裡面的歷史,回憶舊社會的迫害,有時大家簡直泣不成聲。我在看解放戰爭歷史的時候,看到在東北,打仗前要進行‘兩憶三查’,就是要把分房分地辦得好的戰士的家鄉情況告訴大家,激發戰士對敵人的痛恨。現在我講,企業為什麼第一就是要讓士兵愛打仗,確實是因為這種氛圍一旦造出來就非常厲害,對提高企業執行力有極大的幫助。” 不但重視精神信念的力量,志願軍還非常重視軍隊的紀律。亞歷山大提到中國軍隊的獨特激勵措施以及嚴格的紀律:“官兵間提倡同志友愛,採取精心制定的評模表功制度,對好人好事及作戰勇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