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麼?這個我倒是沒有注意到。”範無病有些詫異地回答道。
從年初開始,人們就在揣測已經八十七歲的鄧公在南方到底講了一些什麼話。元月十八日開始,鄧公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其間他斷斷續續地講了不少話。他的此次南下顯得非常神秘,連慣例應當隨行的新華社記者也沒有帶上,媒體沒有做任何相關的報道。
但是主流媒體不講話,並不等於就沒有人能夠知道這次巡視地細節。事實上,很多訊息都透過非官方渠道傳了出來,各種小報上和私底下都在瘋傳,說是可能有重大的決策要出臺了!
範無病對於這一段兒時間內發生的事情是非常瞭解地,原因無他,就是因為當年他重生之前,在這個階段,正是上高中的時候,政治課本上面,相關的複習資料上面,很多都是關於這次鄧公南巡講話,其中許多段落,至今依然記憶猶新。
比如鄧公說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比如鄧公說判斷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比如鄧公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比如鄧公還說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地本質區別。比如鄧公還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
範無病很自然地就將這些東西慢慢說給父親範亨聽,而範亨也確實聽得非常仔細,不時地還就某個問題跟範無病討論一番,父子二人倒是不愁時間太多。
“現在我們看起來。這些講話地核心其實就是對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爭論給予了斷然的終結,似乎鄧公已經沒有耐心繼續在理論的層面上對那些糾纏不清的問題進行討論了。”範無病對父親如此說道。
改革開發是主基調,發展才是硬道理。
經過這十幾年地改革開發,眼光超前思維敏銳的領導者們,已經認識到無休止地意識形態紛爭造成地最大影響,其實就是使經濟發展開上倒車,這是不符合發展規律的,想要國富民強,首要地任務還是重點優先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口袋裡面裝滿鈔票。
範亨聽兒子這麼一說,便也點頭回答道,“事實上。《人民日報》發表的《元旦獻詞》中,總書記已經把主要闡述集中於經濟方面,涉於意識形態的話題只輕輕掠過。如今聽你講了鄧公在南方的講話,可以看得出,他是把這一思想推到了極致。看來,今天春天是一定要有大的變化了,估計經濟發展要走上快車道了!”
鄧公的這些講話先由小道上傳來,但官方並未給以證實,國內人們到處打探訊息。境外報界炒作得紛紛揚揚,北京的新聞界則遵守新聞的紀律不讓此事見報,靜待上級指示。
在這種情況之下,地方領導們基本上都在觀望形勢地發展,從鄧公的一言一行之中揣摩可能會發生的變化,以及自己應該怎麼樣來進行配合?
只是大部分人還是看不清楚,這次南巡究竟會給躁動中地國內經濟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範亨現在作為負責一個地級市管轄好幾個縣工作的正廳級領導。自然也不能不認真地瞭解上層的形勢變化。而最佳的渠道,不是別的。恰恰就是自己這個無所不能的兒子。
範無病將自己所知道的這些,也不管鄧公是不是已經在眾人面前說過,一股腦兒地給父親範亨都說了一遍,然後有些躊躇地說道,“可以想象,鄧公這次南巡的積極意義,對我們國家地經濟發展是多麼重要?而且他南巡的日子也選得非常特殊,元月十七日,中美雙方才就智慧財產權保護和紡織業問題達成了諒解備忘錄,次日他老人家就開始南巡,這說明什麼問題?”
“意思是說,他老人家已經掃除了後顧之憂,現在要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範亨眼睛一亮道。
事實上從三年前開始,國內的經濟執行狀況就一直不很樂觀,國營企業遇到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很多的工廠都開不足工,而許多工人也都僅僅能夠領到基本生活費,不得不出外尋找養家餬口的事情來做,這幾年當中,個體經營戶的發展本來是不錯地,可是由於柳市打假風暴地影響,這一勢頭又遭到了遏制,前景不容樂觀。
在國際環境中,中國的處境也是舉步維艱,不論是出於政治上地孤立主義,還是經濟上的遏制,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都是採取比較敵視的態度,尤其是在蘇聯解體之後,美國人將中國當作需要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