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3部分

倒鉤的事件。

早些年,媒體還披露過在甘肅省,在短短一年時間裡,三個不同公安機關的部分幹警同一個毒販合作,分別製造了三起販毒案,導致兩人一審被判死刑、一人一審被判死緩的、令人即使在大白天也毛骨悚然的極端惡性案件。

這種釣魚執法行為的影響是極壞的,個別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懷著極其朊髒的利益目的,用盡手段引誘守法公民違法,並把所設之套作為守法公民違法犯罪的證據,不僅破壞了法律的嚴肅與公正,破壞了社會對法治的信仰,而且嚴重地敗壞了社會風氣,撕裂了社會成員間基本的和諧與互信,使社會公德每況愈下,人們的善良、同情、友愛之心被迫穿上了重重自我保護的盔甲,使那些社會上的弱者再也得不到人們的同情和幫助。同時,還有可能隨時隨地陷公民於危險和不安、甚至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境地!

在執法經濟的利益驅動下,釣魚執法不斷向社會擴充執法力量,提成機制讓有關部門公然在社會上招聘大量鉤子,也就是所謂的協查員乃至有正義感的社會人士。

這些人的出現,敗壞了正義和正義感的名聲,使社會誕生出大量不從事生產性、創造性勞動的寄生蟲,也使法律、公權力的公信陷於崩潰的危險邊緣。

今年施行的行政處罰法雖然有規定,任何行政部門都沒有權利私自處理罰沒款,都要上交國庫,但各地財政一般會按四成到五成的比例將罰沒款返還給行政執法部門,有關部門再按照四六或五五的比例返還給各分支機構,此辦法被俗稱為兩次五五分成。

這就等於是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與個人聯手設套盤剝司機,面對如此強勢對手,絕大多數司機除了乖乖挨罰,哪有半點回手之力?

從這個利益鏈條中,也可以看到,利益的始端和源頭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不給交通執法部門經費或所給經費很少,不足以維持部門生存,而是寄望於其創收。

中端是執法部門,執法單位創收多少與單位和領導的績效考核掛鉤,創收得越多,單位提成和政府財政返回得就越多,領導和員工的獎金、福利等也就越多。末端是執法人員,單位又將創收任務分解給每一個執法人員,並與個人獎金、福利、考核、提職加薪等掛鉤。

這樣就在地方政府、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之間結成了一個公權力與私利錯位糾纏的利益共同體,共同體及其成員的目標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一損俱損,一榮俱榮。而且現在執法部門法治意淡薄,特權思想嚴重,想咋幹就咋幹。由於利益的驅動,更不把法律當回事,以致以罰代法現象屢禁不止。

不過範無病就不是這麼好欺負的人,他不但奪回了車鑰匙,還將那個鉤子給暴打了一頓。

有道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今天這個鉤子倒黴,算是踢倒鐵板上了。

第四百零三章 別有內情

釣魚執法,英美那邊兒也叫執法圈套,這是英美法系的專門概念。它和正當防衛等一樣,都是當事人無罪免責的理由。從法理上分析,當事人原本沒有違法意圖,在執法人員的引誘之下,才從事了違法活動,國家當然不應該懲罰這種行為。這種行為如果運用不當將致人犯罪,誘發嚴重社會問題。釣魚執法是政德摧毀道德的必然表現。

行政執法中的釣魚執法,與刑事偵查中的誘惑偵查,或者誘惑取證類似。

世界各國執法機關也都使用過類似手段,比如警察扮演癮君子向毒販購買毒品。

但誘捕有著嚴格的控制要求,第一,誘捕物件是犯罪嫌人,第二,已經掌握其部分證據,第三,誘捕時的事實不作為犯罪證據。

也是說,釣魚時所設之圈套本身,不能成為違法犯罪的證據。

大陸法系的國家對此也有嚴格限制,比如說日本法律就禁止執法者為了取證,誘惑當事人產生違法意圖,因為這是國家公權侵犯了當事人的人格自律權。

不過在目前的國內,多數情況之下並不是法治,而是法制,也就是說雖然已經有了制度,但是原則上還是人治,法律條文在很多時候都需要執行者來進行解釋,這樣一來的話,有法也不必依了,大家都是在執法犯法而已。

那個鉤子讓範無病給痛夠了一頓,頓時就鼻青臉腫地倒在那裡,兩道鼻血長流不止,看上去慘兮兮地。

不過範無病就不同情這種人,大老爺們兒,胳膊腿兒又不缺,為什麼不去幹點兒正經事兒?偏偏要跑過來當鉤子,自願替這幫交通執法大隊的人充當斂財機器,陷害無辜地車主,真是打死他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