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收購或者控股,分別利用廈華、漢普、智軟、中望四家公司進入手機制造業、IT諮詢服務、保險業軟體和電信業系統整合四個領域。但是最終的結果是由於多元化的過分追求與有限的能力和資源不匹配,以致於廣種薄收,只好收縮戰線,轉向“專注”。
2003年10月18日,在聯想舉辦“只要你想”為名的品牌大型推廣活動上,楊元慶承認:“三年前,我對IT寒流預估不足。”2000年,聯想開通了FM365網站,宣佈由資訊產品技術向網路技術和資訊服務轉型。但楊元慶剛剛換上聯想的掌門人袍服,IT的寒冬便不期而至。FM365慘淡經營一年後,逐漸退出視野。在此之前,聯想以4000萬美金購入的贏時通狀況也一直不大好。
在這樣情況下,楊元慶將希望寄託在“關聯應用”上。在2003年8月1日拉開歷時4個月的“創新科技、暢想未來”的科技巡展啟動會上,楊元慶格外動情。在過去的幾年中,楊元慶逐漸明白了,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如果在技術上沒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就不會作為一個技術型企業得到行業的認可。現在的聯想從晶片、記憶體、硬碟等主體硬體到作業系統都是美國的,雖然生產板卡、外設等硬體,但整合片都是進口,軟體開發也只是些漢化和簡單應用,自己沒有壟斷性技術,不足以維持長遠發展,更不用說進入國際市場競爭。2003年4月,聯想換標“lenovo”,準備進軍海外市場。但就在聯想更換標誌的一月之中,聯想股價持續下跌,並一度跌破2港元。面對殘酷的現實,楊元慶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寒戰:冬天不是已經過去了嗎?怎麼還有濃濃的寒意?
楊元慶要用夏天的激情抗擊料峭的寒風,他在2004年2月2日寫的題為《致全員的變革動員》的一封信中大聲疾呼:“為什麼三年沒有足夠做好,為什麼聯想失去了激情,失去了如狼似虎的野心?”楊元慶堅信,只要使聯想重新燃起創業激情,聯想的春天不會遙遠。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五章 犯能被柳傳志容忍的錯誤(1)
柳傳志力挺楊元慶
就在楊元慶面臨著沉重的壓力時,為楊元慶出面解圍的還是柳傳志。
柳傳志四年前急流勇退,到幕後去搞資本運作,據說還打算好好練練高爾夫。但2004年3月,這位60歲的聯想精神領袖頻頻現身前臺,為楊元慶護航。2004年7月23日,柳傳志獨自到香港主持週年股東大會,楊元慶和馬雪徵出人意料的雙雙缺席,而按照慣例,每逢業績會、股東會、記者會,除了主席柳傳志,總裁兼執行長楊元慶及高階副總裁兼財務總監馬雪徵,都要出席,這三個人的組合被稱為“鐵三角”。
在會後的記者招待會上,仍然是柳傳志獨自一人,以往負責翻譯的馬雪徵沒有出現,請的是專業翻譯員。有的媒體聯絡到4月柳傳志在一次訪談中所談到的行政總裁國際化,開始猜測柳傳志是否對楊元慶接班四年來的業績不滿,因而要重出江湖。柳傳志堅決否認這樣的傳言:“我只不過最近出來多說了幾句話。在聯想我已經很少插手業務,甚至很少發表意見。我發表意見會給管理層壓力,我自己也緊張。”楊元慶正承擔著他執掌聯想以來最大的壓力,亦師亦父的柳傳志再次堅定地扶了他一把:“我們一直是支援元慶的,到目前為止,我依然認為元慶取得的成績是要肯定的。”在接受一家媒體記者採訪時,柳傳志開門見山地表明瞭自己的立場。
柳傳志說,相比對聯想業績的擔憂,他感到憂慮的是輿論給聯想現任領導的過多壓力。談到降薪事件,柳傳志表示,過去一年在未能達標的情況下,集團領導層的薪酬已大幅降低,其中楊元慶的薪酬減幅近五成:“我們降低的不是工資,而是獎金。聯想去年的淨利潤是增長的,此時減少獎金分配,純粹是聯想領導層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元慶減幅較大更是他本人向我要求的!”柳傳志再三表示,希望外界對聯想多一些鼓勵,楊元慶接班後,整個電腦市場走勢突然掉頭而下,這不是他的責任,雖然過去三年的一些目標沒完全實現,但聯想集團利潤增長了50%,仍是香港股市上一家優秀的上市公司。
柳傳志還表示,他對楊元慶抱有很大的希望。目前聯想處於一種“膠著”狀態,投資者希望聯想有新的業務增長方向,所以聯想還會嘗試多元化與國際化,但首先要把“家裡的事情”(指電腦等核心業務)做好。他相信,聯想在進行戰略調整之後,會突破暫時的瓶頸。楊元慶的決心很大,他相信楊元慶能夠做好。
實際上,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