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五官清秀,眉眼精緻,周身透露出一種君子如玉的溫潤淡然,一舉一動都好像是潑了水墨的山水畫一般,風雅到極致,叫人觀之便不由自主的眼前一亮,只覺得有種說不出來的書香氣息撲面而來。他就那麼靜靜的站在那裡,屏息凝神,眼眸微垂,恰到好處的舉止連最苛刻的教禮官都指摘不出毛病。他站在那裡並沒有任何一個多餘的動作或表情,卻讓人覺得看到他後整顆心突然安寧下來,腦海中不由自主的閃過寧靜致遠這個詞。風姿翩然,宛若謫仙。乾元帝饒有興味的挑了挑眉角,突然想到了當年賴尚榮以祥瑞為名進獻的那極品花草,好像便是眼前這極為出色的少年親自栽種的。當時這少年也就八、九歲的年紀罷?伺候花草的本事倒是一流,只不知這文章寫得如何?乾元帝覺得自己的好奇加重了那麼一點點,於是他不著痕跡的擺了擺手,站在身後的戴權立刻有眼力見兒的捧過試題,乾元帝親自持刀開封之後,內侍官門立刻捧著試題給所有的殿試考生們奮發已畢,禮部尚書朗聲說道:&ldo;乾元二年乙辰科殿試開始‐‐&rdo;於是所有考生們對著桌案行叩拜之禮,方才端坐於前,開始答題。因所有的殿試考題全部由聖上自己出題,乾綱獨斷,隨心所欲,並不會拘泥於四書五經,也不會拘泥在朝政軍事當中,全看聖上一時心血來潮想考什麼。當然,倘或是皇帝自己犯懶不想琢磨也可以要求信任的臣子出幾道題目由他抓鬮選擇,再不濟的也可以在堆積如山的奏摺中隨便選一個話題當做考題。事關國祚綿延,江山社稷,皇族顏面的大事兒,一般人不會太過輕狂。不過也有特別不靠譜的,比如說前朝最後一位皇帝周獻宗,據說他在殿試的考題上問了如何討愛妃歡心的試題,弄得那屆考生集體凌亂,拒絕答題。當然,那位皇帝最終是被徒家的老祖宗帶著一幫子兄弟們給滅了,不過由此可見殿試考題的保密性和不確定性,因此在殿試中能作弊的也就更少了。賴瑾看著自己面前的考題‐‐何以強國。題目宏大,內容空乏。賴瑾微微皺了皺眉,有些不確定的抬頭看了一眼。經歷過後世應試教育的同學們都知道,考試的作文題目不怕你小,不怕你具體,就怕你的題目起得太大,因為越大選擇的空間就越多,越叫人無法準確的理解上位者的心思。後世是有一句很精確的話叫無法定位,這樣的文章寫起來一個不好就會讓人覺得你是在誇誇其談,空乏無畏。可你若是認真琢磨寫了,也唯有兩種結果,一是因循守舊,毫無新意,老生常談,這樣的文章雖說中規中矩,但定然得不到上位者的喜歡。倘或你若別出心裁,劍走偏鋒,像商鞅似的弄點什麼變法革新出來……一個不小心得罪了當朝既得利益者,在這種絕無背景的情況下,老牌功勳們想要捏死你簡直比碾死一個螞蟻還要簡單。想到這裡,賴瑾心中微微一沉,有些鬧不明白乾元帝的心思究竟如何。聯想到賴尚榮之前說過的乾元帝雖然表面看起來溫潤儒雅,脾氣柔和,其實卻是個乾綱獨斷,性格果毅,又很喜歡故弄玄虛,最討厭臣子揣摩他的心思的人。可是這樣一個人所喜歡的臣子偏偏都又是聰明絕頂,慣會觸類旁且身負真才實學的。用賴尚榮的話說聖上覺得這樣的人用起來才有成就感。兼之今天所看見的科考題目,綜上所述,賴瑾直接肯定乾元帝是個很喜歡玩兒人的皇帝。享受一切盡在手中的掌控,享受扮豬吃老虎的歡愉‐‐這樣一個哪怕是當了皇帝還得與上皇斡旋,處處伏低做小,卻又步步緊逼,步步算計的人……性格變態點也是正常的。賴瑾嘆息一聲,任命的展開草紙,用最最精緻、飽滿的館閣體寫道:&ldo;世人之稱我大業也,曰天朝上國……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rdo;賴瑾一邊提筆蘸墨,一邊覺得臉上熱辣辣的,有種心虛而羞愧的感覺漸漸漫延。白如美玉的雙頰不知不覺染上了一層暈紅,在外人看來,卻好像是神情激動下的餘韻,越發顯出少年人如朝陽,揮斥方遒的意氣風發。乾元帝暗暗打量一會兒,不由得起了兩分好奇,越發期待起賴瑾的策論來。而這廂賴瑾卻在絞盡腦汁的改編‐‐沒錯,正是改編。去掉了所有不合時宜的言論,新增上一些壯麗輝煌,契闊華麗的辭藻,刪刪減減讓文章整體內容保持在千字以內,賴瑾版的《少年大業說》新鮮出爐。心裡默默對梁啟超致以敬意,完成全部文章的賴瑾深吸一口氣,平穩一番思緒以後,再次沾墨,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