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損失大。這是常識,要鬧笑話。我們的指揮員有社會常識,但缺乏全面的科學常識。記者們要分析,做出正確的判斷……”
“舉例,要舉一般的。過去李太白喝酒,卻不能說四川人都喝酒。說山西人會做生意,狡猾,哪個商人不狡猾?‘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武漢三鎮,小陸碼頭,買賣人多,但只是湖北某一小部分人,不能代表漢口人,更不能代表三千萬湖北人。這是看問題的方法。黨的記者,不僅要有好人之心,而且要有科學態度……好,我先講這些,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問。記者招待會嘛,我要招待招待你們。”
一位記者提問:朝鮮戰爭前途如何?會不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看,美國戰爭準備不充分,如武裝日本,武裝西德,和平工業改軍事工業,都不夠,害怕打,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區域性戰爭,在一定時間內,對敵人還是有利,這一點過去看得不清,說得不充分……美國何以支援陸上戰爭?優勢只有一點:裝備、技術,這些不能忽視。馬歇爾說,一九五一年可動員三百五十萬兵力。從這方面看,戰爭帶有長期性。它的主力還能和我們打,就不會和平。美國能相對持久,這和日本、德國不同。美國的資源比以往帝自主義國家都多。此外敵人都是缺點。非正義性,這是敵人發動戰爭的致命弱點。如果我們有敵人的裝備,早就解決了。外電評論說‘中國人勇敢!’我看不一定,蔣介石的兵就不勇敢。列寧不是中國人,列寧就很勇敢。……我們是正義的,人民擁護,因此積極、勇敢。美國現在吹裝備強,可是過去美國南北戰爭,北美裝備比南美差,還是北美打敗南美。可是杜魯門要是這樣想,就不會在朝鮮打了。”
另一位記者問:不久前杜魯門撤了麥克阿瑟的職,彭司令員對此怎麼看?
“首先是因為他打了敗仗。仁川登陸後,杜魯門怎麼不撤他?還給他授勳?正是由於我們的勝利,促使美帝內部矛盾激化,才狗咬狗。”
有位記者問:美軍能否登陸中國?戰爭會打多久?
“能否登陸中國,還要看,不能肯定。我們勝利越大,可能性越小,勝利越小,可能性越大。蔣介石打打游擊是可能的。戰爭打多久,很難說,要立志長期,爭取短期。敵人很多,不可能一下子消滅幾十萬人。我們沒有大量飛機、坦克和炮,只能採取削蘿蔔的辦法,一次搞掉他幾萬,不可能一網打盡……兩年打不完打三年,兩年能打完就不打三年。要穩,不冒險。如打得很疲勞,敵人來個登陸,還不是幾個跟斗翻過來!咱不上當,當初漢城也是它不要才去佔領的。”
有位記者問:我們將來去不去釜山?
“朝鮮是狹長的半島,兩邊一夾,不能不回。我們沒海軍,空軍也不行。超過美國——十年八年不要作這個幻想。前途是光明的,就是現在還不太好,將來吃西餐,現在還得吃小米,不吃就餓死,還吃什麼將來的西餐?”
有位記者問:敵人會不會採取登陸作戰?
“有可能,但不怕!在戰略上沒問題。在我們這一代把階級打平好不好?美國要敢冒險我們就有拿破崙的雄心。中國從來沒有今天這麼強大,內部空前團結,比‘七七’事變不同,世界人民力量那時候是劣勢,現在是優勢。要中國亡國,這絕不可能!安南、朝鮮也不可能!現在朝鮮的作戰部隊,我從裝備到人數是劣勢,但這不會長,我們要增加。英法看到這點,怕戰爭擴大,陷在中國不行。蘇聯還擺在旁邊。路透社、法新社叫得最厲害。我們有人看不出這一點,國內資產階級也看不出,但是英國看得出:進攻中國就是戰略上的失敗。我們要加強信心,撤出漢城、放棄三八線是為了爭取主動。資產階級要懷疑,你不能強迫他不懷疑。你叫他不懷疑,他硬是要懷疑,我們不能強迫不懷疑,但是還是要說,叫他不懷疑。江西老表有句話:‘你不害怕我害怕!’這句話很深刻。黨內領袖也是經過無數次懷疑才建立威信。總之,朝鮮戰爭很艱苦,困難很多,但前途是光明的,勝利要靠爭取,沒有便宜可撿。”
最後,一位記者問:第四次戰役戰果如何?
“現在還沒有統計上來,不準確我不能說,過些天會公佈的。不過,我知道一點是準確的,四次戰役殲敵數,比前三次戰役加起來的總數要多……當然,這是我們付出代價換來的,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不久,新華社向全世界播發瞭如下電訊稿:“新華社朝鮮前線四月二十六日電: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本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的作戰中,又殲滅了敵軍五千人以上,其中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