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 想看書來

第二十講 六旬慶典(3)

舉國興辦如此規模宏大、豪華鋪張的“六旬慶典”,巨大的開支猶如壓在光緒帝身上的一座大山。就在籌備慶典的同時,為了應付軍費開支,戶部剛剛向國外銀行借貸。

據《近代史資料》1962年第3期記載:

由於戰局惡化,為了軍事需要,清政府向英國、德國訂購了幾艘快艇,又向阿根廷訂購了十三艘快艇,共計需款四百餘萬兩;

為了應付戰局,軍隊的開拔、招募和編練、沿海的防禦,總計需款三百九十餘萬兩。

“致遠號”中國官兵(中立者為鄧世昌)如此巨大的軍事開支,短期內集結在一起,令國庫空虛、靠借貸度日的清政府難以為繼。百般籌措,依然無果,不得已戶部只得再舉外債。光緒二十年六月(1894年7月),也就是慈禧壽典的籌備接近尾聲之際,戶部透過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向英國銀行借貸一千萬兩,年息七厘半,十年以後還本,十年中利息銀四百二十萬兩。

前線戰事愈演愈烈,軍費的籌措尚且需要舉借外債,那麼慶典的費用又將如何籌措?毫無疑問,從已經寅吃卯糧的清政府的財政狀況來看,用於慈禧慶典的費用,只能是挪用、拼湊與搜刮,此外絕無他途。據《皇太后六旬慶典》檔案資料記載,費用主要來自二個方面:

(1)“部庫提撥”:從“籌備餉需、邊防經費兩款”中提用一百萬兩,從鐵路經費中挪用二百萬兩;

(2)“京外統籌”:即向京內外臣工攤派的銀兩。據檔案記載,宗室王公、京內各衙門、各省督撫將軍等文武官員共計報效銀兩二百九十八萬餘兩。

這筆費用來源是《皇太后六旬慶典》檔案中有據可查的銀兩,至於不見於賬面的隱性費用還不知有多少。此外,慈禧索取的貢品,不可勝計,其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在慈禧“六旬慶典”鋪天蓋地的準備過程中,清軍與日本軍隊的海陸作戰屢遭敗績。慈禧六旬慶典的正日是光緒二十年十月十日,而是年的六月二十三日(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戰,在牙山口外豐島附近襲擊並擊沉清朝運兵的商船“高升號”,船上七百餘人全部遇難。七月一日(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戰。八月十八日,日本海軍在鴨綠江口的大東溝海面挑起了黃海大戰,北洋海軍頑強抵抗,統帥丁汝昌負傷,“致遠號”等四艘戰艦被擊沉,幾百名北洋海軍官兵壯烈殉國。九月二十六日(10月24日),日軍渡過鴨綠江,大舉侵入遼南,隨後向大連、旅順進犯。

前方戰事吃緊,軍費開支屢屢告急,而慈禧卻為自己的生日慶典大肆揮霍,朝中部分官員產生不滿情緒,他們紛紛上書,呼籲停止慶典工程,將祝壽費移作軍費。戶部尚書翁同龢更是在奏摺中歷陳戶部籌款之艱難,請求停止“以後尋常工程,其業經興辦之工毋庸停止”(《翁同龢日記》)。

此時,慈禧心中矛盾重重。

首先,慈禧心有不甘。

從咸豐十一年垂簾聽政開始,慈禧一直執掌著清朝最高的權力,即使期間經歷了同治帝、光緒帝的親政,但她從未離開政治舞臺。在清朝的歷史上,她的執政時間僅次於康熙帝與乾隆帝,雖然沒有文字記載慈禧曾經自比兩位先帝的偉業,但僅從歸政以後自恃有資格入住寧壽宮一事,就足以證明。既然,康熙帝有規模宏大的六十壽誕、乾隆帝有聲勢浩大的七十慶典,那麼自己也完全可以享受花甲之年的普天同慶。尤其是慈禧一直對自己的生日逢十不順耿耿於懷:二十年前,四十歲生日剛過,意想不到的是,兒子同治帝死於天花;十年前,五十歲生日,雖想籌辦一個開心的五十大壽,可中法之戰,又攪得她晝夜不寧。六十歲生日即將到來之際,極度膨脹的貪慾已使她無法客觀面對現實。為應對戰爭而放棄自己的一時私慾,慈禧心有不甘。

其次,慈禧心有壓力。

進入慈禧慶壽之年後,為了討好這位當朝的老佛爺,在慈禧的指使下,從上到下都把慶壽作為王朝中壓倒一切的大事來做。即使戰火已燃至家門,光緒帝及大小臣工依然不敢有絲毫懈怠。為大清朝當家三十餘年的慈禧,不是不知道中日之間劍拔弩張,當下最為緊要的開支應是軍費;她也十分清楚舉借外債一千萬,意味著此後十餘年間,大清王朝將揹負著沉重的還債壓力。而自己的六十慶典就在這多事之秋進行,朝野間的議論就會接踵而至。特別是黃海大戰,北洋海軍慘遭敗績,朝野譁然。臣下們紛紛建言,矛頭直指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