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的張謇接電後既喜又愁,清廷退位,民主共和一統,自當歡喜,可是他久受傳統文化薰陶,總認為皇帝是君,為其擬草退位詔書心有不忍,因而意甚躊躇。此時張謇手下的第二砂廠經理劉厚生在側,見張謇意態不安,當下說:“皇上退位,還政於百姓乃是普天同慶的好事,又不是狀元公你自己要篡位,為何要猶豫不安?”
張謇忙說:“既然如此,那拜託劉兄如何?”
劉厚生也是飽學之士,便慨然應諾,鋪紙提筆,凝神思索良久,下筆寫道:朕欽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軍起事,各省響應,九夏鼎沸,生靈塗炭。特命袁世凱遣員與民軍代表討論大局,議開國會,公決政體。兩月以來,尚無確定辦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輟於途,士露於野,徒以國體一日不決,故民生一日不安……餘何忍以一姓之尊榮,拂億兆民眾之好惡……特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位共和立憲國體……仍和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中華大民國,餘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至治之告成,欽此。
稿成,張謇默看一遍,拍案喜道:“大才,大才,不意劉兄飽學如此。”於是略改數字,然後電達於袁世凱。袁世凱喜慰無限,忙請了徐世昌來參詳文字。徐世昌將稿子通看一遍,拍案讚不絕口,說:“不愧是狀元公啊,情詞並茂,真是好文章。”
袁世凱關切地問:“可有不妥的地方沒有,老兄你一定要仔細看看。”
徐世昌又將稿子看了一遍,說:“若給‘中華大民國’那句話之前加一句:即請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與民軍協商統一辦法。有了這句話,你就主動多了。”
袁世凱大喜,拍手而笑,說:“好極妙極,這樣一來,我的總統就是朝廷封的,不是孫文他們讓的了。”隨即又皺眉說:“孫文、黃興他們一定會抗議這樣寫,卻有什麼辦法對付?”
徐世昌將稿子平放桌上,端起茶杯悠閒的喝茶,笑道:“宮保勿憂,退位詔書相當於遺言,詔書一發,大清朝從此就沒有了,和人過世了一樣,別人抗議過世人說的話,又有什麼用,難道要他重活過來修改遺言?”
袁世凱聽了解釋,笑逐顏開,連連點頭,說:“對呀,對呀,就是這道理。他們如將總統之位好好讓給我,那便罷了,若不然,我便以此詔書為據,自行另組政府。”
徐世昌微笑點頭,放下茶杯,提筆將“請袁世凱以全權組織臨時共和政府”等話加進草稿,然後遞給袁世凱看。袁世凱拿起稿子又仔仔細細看過數遍,忽然說:“皇上對臣下說話,用‘請’字不太好吧?”
徐世昌皺了皺眉,說:“的確不妥,待我再想想,卻用什麼好呢?”
梁士怡、趙秉鈞兩人也幫忙參詳推敲,相繼換了“令”字、“命”字,“託”字,都覺不妥,最後改成“由”字,這才定稿。
清廷退位南北一統看來是水到渠成了,這時在上海談判的唐紹儀和伍廷芳卻遇到了一件極為棘手的問題,即袁世凱當了總統後,第一任內閣總理的人選問題。孫文黃興在此事上態度非常堅決,說:“總統由北方的袁世凱當了,總理一職就必須由南方委派的人出任。”
唐紹儀將孫、黃的要求電達袁世凱詢問意見。袁世凱大怒道:“孫黃兩個好狠毒的心思,竟要置我於死地!定都南京我同意了,內閣制我同意了,效忠臨時約法我也同意了,我這個總統差不多是個空架子了,他們卻還要委派人當總理,這條件我死也不能答應。”
伍廷芳將袁世凱的態度告知孫文黃興,孫文、黃興也大怒,說:“黨人流血拼命幾十年,方有如今十多個省的光復,難道大家的血都白流了,將所有的權力拱手全送給袁世凱操控?總理一職必須由同盟會的人出任,此事絕無商量餘地!”
。 想看書來
七四 長纓拂拂,蒼龍笑臥(1)
孫黃對總理一職態度堅決,不容通融商量,南北之間的和談看看又成僵局,這可急壞了聯絡雙方的汪精衛。汪精衛找過孫、黃,又給袁世凱發電,但雙方的想法絕不動搖,弄得汪精衛叫苦連連,束手無策。
唐紹儀、伍廷芳、張謇等人也是大為苦惱,眼看著共和將成、南北混一,天下太平,那曾想內閣總理的人選卡住了這一程序,眾人無奈下,只好再赴趙鳳昌的息陰堂討問良策。
趙風昌的客堂內溫暖舒適,眾人卻急躁煩惱、坐不安席,要求趙風昌快想辦法,彌合南北雙方的分歧。
趙風昌笑呵呵命人給大家斟好香茶,這才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