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菹蟆⒅洩��⒑鎩⒒ⅰ⒕搋�⒑諦堋⒁爸懟Ⅶ喙返榷�鍩���

2006年3月,全國多名專家雲集大河鄉茨託村,再次對遺址進行發掘。當工作組在2號洞內挖到第7層垂直剖面時,發現了一顆古人類臼齒,隨後對其進行了仔細的發掘,卻沒有發現其他人類骨骼化石。據推測: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大河地區的土質呈酸性,具有一定侵蝕性,骨頭很難儲存下來。此次挖掘再次出土了大量石器,其中有一些很精緻的刮削器和尖鑽器,還出土了鹿、豬鼠、熊、牛等動物的骨片化石。

茨託村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的發現及出土的大量文物,特別是部分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等石製品體現出早期人類的石器製作技術,對研究早期人類的文化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十、玉溪撫仙湖底“龐貝

古城”遺址

撫仙湖位於雲南中部的玉溪市郊區,距首府昆明約60公里,水域面積約211平方公里。北大考古專家於希賢和兩名記者曾多次乘潛艇潛入撫仙湖底,採用一系列高新技術手段,對水下的古滇遺址進行了觀察和勘測。

神秘的撫仙湖

透過專家的水下拍攝及對國家有關水文勘測資料的綜合分析,初步確定了撫仙湖底古文明遺址的方位和成因。專家們認為:該遺址是一座古滇聚落群,建築構造與古長城埂相似,聚落群中的各類建築均採用石料,其中出現大量加工的石材和建築。

遺址由8個石頭建築群組成,分佈在南北長2000米、東西寬1200米的水域裡。8個群落的面積大小不一,區域面積約為2�4平方公里。遺址核心區域的5個群落連成一片,各個群落建築形態各異,水下的深度也不相同,而且聚落區內功能分割槽也不同,有房基、石板道路及規整的牆體,顯示此聚落已初具城市功能。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史前遺蹟(7)

那麼,這個古聚落群為什麼會在水下呢?

原來,這是一次巨大自然災難造成的結果。當初,古滇聚落群傍山臨水而建,附近有數座大山,在一次地質災難中,古滇聚落陷落到水中。之所以如此推論,是因為附近的山體上有大面積斷裂和明顯陷落的痕跡,專家認為此處山體下陷的年代約在兩三千年前。除上述解釋外,有的專家認為:由於此處地形發生變化,湖的出水口被堵塞,湖水上漲導致古聚落群陷入水中。目前,古聚落群的真正下陷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如今,由於撫仙湖底的古建築群遺址規模宏大、年代久遠,具有一定城市功能,因此被部分專家稱為中國的“龐貝古城”。

十一、西雙版納檀姆娜米洞

中石器時代遺址

據考古顯示,西雙版納的檀姆娜米洞是雲南第一個有陶器遺物的人類遺址。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最南端,當地居住著彝、瑤、傣、拉祜、苗、佤、漢、哈尼、布朗、基諾等多個民族。其地處熱帶,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溫暖、溼潤、多雨。由於氣候條件好,這裡森林覆蓋率很高,州內植物和動物的種類分別佔全國的1/5和1/4,素有“動物王國”、“植物王國”、“物種基因庫存”的美稱。

檀姆娜米洞就位於西雙版納一座山脊西北坡的山腰處,坐東朝西,從北向南有4個大的溶洞群,檀姆娜米洞就是第二個洞。其洞口處有一塊坍塌的三角形巨石,使得整個洞口形成三角形裂隙,顯得極為隱秘。

1996年,景哈鄉的一位村民在巖洞中發現了一些石器,引起了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1997年,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西雙版納州文物管理所、景洪市文化館組成了聯合考古隊,對景哈鄉的檀姆娜米洞進行考察,發掘出大量被食用過的動物的骨化石、陶器、石器、骨製品、角、植物種子、蚌製品等。經過專家鑑定,這是距今1�3萬—1�8萬年的人類活動留下的,屬於中石器時代遺址。

十二、迪慶塔城鐵橋遺址

迪慶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處雲南、四川、西藏三省的交界處,東部與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麗江接壤,西部與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界,西北部與西藏昌都地區毗鄰,南部與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隔江相望。

迪慶屬青藏高原南部的延續地帶,橫斷山脈西南腹地,地形呈縱深切割之勢,高低懸殊大,最高6740米,最低海拔1480米,平均海拔3380米,是雲南省海拔最高的地區。境內有三山兩江:三山是雲嶺山脈、怒山山脈、貢嘎山脈,兩江為瀾滄江、金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