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愕模�蝗銜�梢醞瓿梢淮味閱勘甑幕鵒Ω哺恰�
皮厚:無畏艦排水量18110/21845噸(標準/滿載),裝甲總重量約5000噸,相比較之前的納爾遜爵士級多出800噸,裝甲鋼採用了表面硬化處理,使得強度和抗穿透性顯著提高。無畏艦的防護更全面,炮塔、輪機艙、彈藥庫、司令塔等關鍵部位的裝甲厚度達到280毫米,尤其是注重了水線處和水線以下對付水中爆炸物的攻擊。甲板裝甲採用多層佈置,主甲板採用穹型(蛋殼原理),中間隆起兩邊稍低下與舷側裝甲對接。艙室儘量小型化水密化,以提高水密結構增加浮力儲備;隔倉間的支撐壁採用強化鋼結構以提高隔倉的強度和韌性。水線下和水線處的艙室間全部取消橫向聯絡門,水密門的數量被儘量縮減,艦員的進出只能透過縱向的水密門。另外取消了傳統的艦首撞角。這些措施對於提高戰艦的防護能力特別是抗沉性都具有顯著效果。
腿長:無畏艦在動力方面最大的改進就是使用蒸汽輪機。在方案設計時,對最大航速的要求就很明白——21節,並且是能夠在長時間內可以保持的。在當時的經驗來說,戰列艦創造的最大航速是19節,並且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能夠保持的巡航速度是14…15節,且只能維持在8個小時以內,超過這個時間對相對複雜的蒸汽機的可靠性和壽命都是致命的,同時主軸過熱,引擎過載,面對這些故障即使是最有經驗的輪機兵也無計可施。在此之前英國皇家海軍已開始在較小型的戰艦上實驗性地採用了這一新型引擎以便測試和積累經驗,1898年在300噸級的魚雷驅逐艦“蝰蛇”號上採用了10000馬力的帕森斯蒸汽輪機,取得了當時令人震驚的37節航速,後來陸續在一些驅逐艦和偵察巡洋艦上採用這種動力機組,實際使用證明了這種新式動力機組效能相對蒸汽機組有全面飛躍。而在15000 噸級以上的戰列艦上採用新式蒸汽輪機,在當時的英國乃至世界範圍內還是首次,是一種設計思想的跳躍。蒸汽輪機可以保證無畏艦以20節以上航速持續行駛13個小時而保持良好的可靠性,這在戰鬥狀態尤其重要。
如果單看炮利,可能還不覺得無畏艦如何如何,好比兩隻老虎,一隻牙齒的鋒利度是75,另一隻也不過是80,但是當第二隻老虎同時擁有大象的厚皮和獵豹的速度,那第一隻老虎就只有成為食物的份了。這就是無敵的力量,無敵以後自然就無畏。
然而,無畏艦相比前期的戰列艦再是一個概念上的飛躍,但仍然保留有前無畏艦的影子。雖然它採用了8門同口徑同身管的主炮,但佈置方式仍然是首尾+兩舷,不能同時發揮全部火炮的火力,舷側炮塔造成了結構上和防護上的不利,艦體短肥,不利於航速的提高,這些不足之處一來是傳統設計思想的遺留,二來也受限於當時的造船技術無法滿足長艦身的結構強度。另有一些缺憾則是考慮不周所致,比如為了在追擊中保證前主炮正常射擊,無畏艦的幹舷加高,但兩舷炮塔的位置相對較低,它們的射擊仍然受到高速行駛時飛濺的浪花影響。
無畏號1905年10月2日在普茨茅斯海軍船廠鋪設龍骨,1906年2月9日下水,同年10月1日進行海試。無畏艦的建造雖然只用了一年,但海試進行了很長時間,加上對艦員的訓練和新裝置的檢測,直到1909年12月3日才正式服役。在這段時間裡,英國海軍所有戰列艦的建造計劃(包括未完成的前無畏級和無畏級的後續艦“貝樂洛豐”號)都被推遲,全世界的海軍界的目光都注視著它的實驗。最後,無畏艦海試成功的訊息使英國皇家海軍在一夜之間超越了所有海軍強國,尤其是野心勃勃的德意志帝國,包括後者在內的所有列強都開始驚恐的注視著這艘劃時代的戰列艦——它的火炮、動力以及防護能力,還有僅僅一年的建造週期。隨之而來的是各國的海軍競爭,紛紛將自己的無畏艦也趕下水去。同時,也開始設計更強於無畏艦的超無畏艦。相對於無畏艦來講,超無畏艦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所有主炮都沿中軸線佈置,作陣列炮擊時可以發揮全部主炮的火力,這也是艦艇設計思想上的巨大進步,其餘在動力和裝甲等方面則更多的只是技術上的進步。最早的超無畏艦是英國的英王喬治五世號,相對於無畏艦的8門12英寸主炮,英王喬治五世號的主炮為10門13。5英寸炮。
以上是對“Dreadnought”無畏艦名稱的溯源。遊戲設計者為什麼在《災難》裡安排了“無畏艦”這個名目登場呢?是不是寄希望於這種集動能重炮、離子炮、導彈發射器和排斥脈衝功能的餅狀鉅艦能劃“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