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國已經變得虛弱不堪,於是這個重任就責無旁貸地落到了日本的肩頭上。”
“日本不認為滿洲和蒙古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是夷族,只有中原地區才具有真正的中華文明。而日本的任務就是:驅逐夷族,光復中華文明,帶領全亞洲對抗國外勢力。但非常遺憾的是:由於中國現在受到的毒害太深,認為日本是在發動侵略,從而誤解了日本的真實意圖再。這實在讓人惋惜。”
劉世英聽後默不作聲,蒼島暗中觀察著他的反應。合子聽到兩人的對話,感到雙方都有自己的道理,自己不知道應該相信誰比較好。
劉世英仔細思考了一陣,說道:“你說的這些很有道理,但是並不能成為你們發動戰爭的藉口。現在的中國確實不是很強大,但早已不是那個*的清國所能相提並論了。中國現在正在尋找方向,所需要的只是一點時間,日本的這種想法和做法,並不能解決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卻只會引起兩國更多的紛爭。”
“而且你們對中華文明有相當程度的曲解和誤用。你們擁護天皇,卻又限制天皇的統治權利,你們尚武忠君,卻又將武士變成只會盡愚忠的利用工具。你們認為世界戰爭將發生在亞洲人和歐洲人之間,卻忽略了人們的和平願望和厭戰情緒。你們打著和平的旗號,卻又行使著戰爭的策略,完全是自欺欺人。”
蒼島聞言,仍然不慌不忙,說道:“但是中國自古以來內亂不斷,朝代更替太過頻繁,兄弟臣子,甚至百姓賤民弒君篡位者不計其數,並且頻頻為夷族所侵擾。而他們所重新建立的王朝,也只是對皇權歷史的再次重複,絲毫談不上有什麼大的進步。中國國情如此混亂,實在不配稱自己是一個和平穩定的國家。”
“反觀日本,天皇始終萬世一系,皇統鞏固,未曾為外姓更替。大和民族團結一致,夷族外侵根本無從談起,而內亂更是少有,流血衝突遠遠不及中國的巨大規模。中華文明在這裡被髮揚光大,雖然也曾受到過西方文明的衝擊,但兩者始終能夠完美地統一到一起。因此,日本負有拯救中華文明的重責。”
劉世英反駁道:“你們日本人看到的只是中國墮落的一面,至於中國頑強的生命力,你們不曾,甚至否認自己看到。中國內亂雖然頻繁,但也總是在吸取教訓,不斷改進,那種腐朽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早已為國人所唾棄,成為歷史的塵埃。而日本則始終緊抱天皇制不放,科技發達卻思想落後,而且拒絕改進。”
“外族入侵雖然經常引起戰亂,但由於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他們最後往往都被中國所同化,成為中國的文化附屬國,蒙古和清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日本的土地也曾被蒙古鐵騎所踐踏,只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才僥倖為那道天然的海洋屏障所拯救。而美國將軍佩裡的軍艦,不是也轟開了日本那緊鎖的大門嗎?”
蒼島聽後,只是微笑著飲了一口茶水,說道:“日本雖然也曾受過外辱,但卻始終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傳統,而中國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日本人的愛國之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是中國人所缺乏的,這也是為什麼歐美列強們頻頻問鼎中國,卻不敢輕易對日本動武。因為他們知道,大和民族是不可征服的。”
“日本現在已經成為世界大國的一員,大和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世界之林,原因在於我們的民族之魂:武士道。花為櫻花,人為武士,我們每一個日本人,都以成為一名出色的武士,為天皇和國家效忠為榮。最能體現這一思想的,是赤穗武士的故事,劉君可能對此不甚瞭解,故事是這樣的:
“日本元祿十四年春,天皇派兩位大臣為幕府賀年。幕府為招待兩位使臣,命赤穗城主淺野長矩為接待大員。但淺野不懂朝廷禮節,在接待儀式上醜態百出,被高家的吉良義央所譏笑。淺野因此被激怒,遂拔出刀來,砍傷了吉良。由於淺野當眾行兇,幕府命令他切腹自殺,並且沒收其家產,其手下武士淪為浪人。
“淺野的家臣大石良雄為人忠誠,對主人遭遇的不公十分憤慨,於是集合了47名武士,準備替主人報仇。但由於吉良聽到訊息,對他們防範甚嚴,一時沒有找到機會。於是他們假裝自己已經墮落於酒色之中,經過長達一年多的矇騙,終於使得吉良放鬆了戒備。大石乘機率領武士們殺入吉良的府邸,割下吉良的人頭,幕府讚賞了他們,但由於他們殺死了朝廷要員,隨後被命令全部剖腹自殺。”
蒼島說到這裡,問道:“請問劉君怎樣看待這47名武士的行為?”
劉世英說道:“這應證了我的話,武士是被利用的工具。”
蒼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