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以邵元節、陶仲文為主犯,現在其人已死,不能再伏誅了。既然連主犯都沒有,還談什麼從犯?法司這樣判案明顯是在為這些方士脫罪!”要求更換審判官,重判此案,將這些方士問斬以告慰先帝在天之靈!
看到這些雪片般飛來的奏章,高拱笑了……終於忍不住了嗎?且看我將你們一網打盡!
第八三七章 三雞報曉(上)
王金一案的反覆,不出意外的引起了朝野極大的譁然,幾乎是所有人,包括那些第三方在內,全都一致認為,高拱平反該案的根本目地,就是為了利用此案徐階栽上個‘假託詔旨,欺謗先帝’的罪名,欲將其徹底批倒批臭。
這下就連沈默也不能保持沉默了。一來,他要是再不作為,會被人認為,是對座師的見死不救,這對本身的清譽有很大影響;二來,高拱要是再搞下去,非得惹得天怒人怨,就算自己也保不住他了。是的,一直以來,世人只能看到高拱在臺前橫衝直撞,卻不知為了配合他,沈默在幕後調動了多少人脈,協調了多少關係。對於這點,高拱心知肚明,也很清楚,沒有沈默幫自己打點這些盤根錯節的關係,他根本不可能酣暢漓淋的大殺四方。
兩人一夕長談,這才使本案僅止於平反本身,並沒有牽連到松江那位致仕的老人身上……
然而高拱接二連三的重拳出擊,已經徹底激怒了他要打擊的物件,那些人終於意識到,這是個不按照規矩出牌的人……在他們以往所經歷的政治遊戲中,雖然也有你來我往,但總是要講些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的規矩,畢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都有個時乖運背的時候。
但這高拱顯然不是這樣,他已經擺明車馬,非要把那位老人家的影響力,從京城的天空中徹底抹去,非要把徐黨全都趕盡殺絕不可!
忍無可忍,已經無須再忍,言官們做出了凌厲的反擊,緊鑼密鼓地蒐集證據,每日多則十餘本、少則三五本的彈劾高拱。在坊間也放出風來,說高拱收受了王金等人的賄賂,所以強留這幾人性命,造成了很大反響。
而老百姓之所以相信這種謠傳,皆因為王金案的終審判決,實在不能讓人信服。使人不得不質疑掀起復審的高拱,動機是否純正?繼而強烈質疑其人品,所以才會相信那些汙衊之言。
高拱這邊也不甘示弱,他的親信喉舌開始頻頻發炮,為王金一案辯護,認為這是法律的勝利。而那些指責高拱之人,不過是畏懼真相被揭開,從而使他們做的醜事敗露而已,矛頭直指在背後操縱言路的趙貞吉。
兩位閣老之間的關係也急劇惡化,甚至連政客最基本的表面和氣也做不到。只要是這個支援的,那個就一定反對,每天不吵上三回,就好像過不下這一天來。到後來,甚至發展到了動手,高拱差點把硯臺扔到趙貞吉的頭上,趙貞吉的老拳差點打得高拱滿臉開花,讓人驚詫莫名又哭笑不得……不過也難怪,都是一點就著的直筒子脾氣,想讓他們學徐階、沈默那種口蜜腹劍,還真是學不來。
誰都知道,這兩位肯定不能共存了。一時間,內閣充滿了戰前的緊張空氣,大家就等著他倆什麼時候下定決心,拼個你死我活了。
然而首先忍受不了的,反倒是高拱的昔日袍澤——陳以勤。這位大有古君子之風的陳閣老,當初雖然是高拱引入內閣,後來在歷次政爭中,也一直受高拱牽連,被徐階打壓。然而他對高拱在王金案中的表現,卻大有異議。不斷旁敲側擊,甚至直接上書,要求終止複審,以正人心。他又不是沈默,這當然觸怒了高拱,不過高拱念及舊誼,且也不想樹敵太多,只是對其不理不睬。
那廂間,他的老鄉趙貞吉又下定決心,要跟高拱死磕到底,勸都勸不住。眼看著內閣又要變成鬥雞場,陷入無休止政爭的泥潭之中,這讓夾在高拱和趙貞吉之間左右為難的陳閣老十分的無趣。加上他的兒子也已經中進士、選了庶吉士,這更加堅定了老先生‘拋卻君王天下事,採菊東籬見南山’的決心。
說走就走,去意已決的陳以勤,連上了八道辭呈,皇帝見實在挽留不住,只好厚加恩賜,流著淚送走了可親可敬的陳師傅。
陳以勤的歸隱田園,尤其是他臨走前,對隆慶說的一番話,對皇帝觸動很大。一直置身事外,管你兩虎相鬥,我自金樽美酒花姑娘的隆慶,終於決心要做個和事老了……他請高拱和陳以勤吃飯,說:“你們都是定國安邦的碩德老臣,朝堂上有你們二位給朕看家,朕儘可以放心了。”然後親自給兩人把盞道:“聽說你們有些不愉快,朕十分的憂慮,整天整天的吃不好、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