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威力有限,但戚繼光設計的三層火力模式下,有兩種大炮照顧遠端,佛朗機只需對付中程的敵人即可,所以可以揚長避短,造成最大的殺傷。
事實上,這種近似連發的火力,對蒙古人士氣的打擊最為嚴重,大炮威力雖大,但只能有一響,捱過去就過去了,咬咬牙還能挺得住,可這種連綿不絕的噴射彈丸的武器,讓他們徹底崩潰了……
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大量夾著鋒利無比的鐵釘、彈片的彈丸四散噴射出來。在高溫和高壓的爆炸衝擊破推波助瀾之下,濺射著的鐵釘彈片像無從躲避的雨幕一樣,噴向了陣前的蒙古騎兵,將他們連人帶馬炸得血肉模糊。爆炸聲和滾滾的濃煙之中,渾身著火的蒙軍士兵淒厲地尖叫著,戰馬在地上翻滾哀嚎著,宛若一片修羅地獄!
這情形,讓在遠處高坡上觀戰的蒙古貴人們承受不住了,尤其是損失較大的布揚古和巴特兩個,叫嚷著要巴桑下達退兵的命令。
“這時候退兵,豈不是白死那麼多人了?”巴桑紅著眼道:“馬上就要逆轉了,相信我!”連哄帶嚇,終於把兩人安撫住,繼續看慘不忍睹的戰場,等待戰局的變化。
然而等來的,卻是明軍隆慶式步槍加入殺戮,密集而精確的彈丸,雖然沒有炮火的聲勢,卻讓殺傷人數急速攀升,僅僅是一輪齊射,便有上千名騎兵落馬,上千匹戰馬騰空而起,然後再負傷跌倒在地。
這時候,蒙古騎兵顯示出成吉思汗子孫的優秀品質,在巨大的傷亡面前,他們悍不畏死,向前向前,只是迎來的,卻是數量更多的火繩槍攻擊……比起昂貴的隆慶式,火繩槍才是大明士兵手中最普及的武器,雖然射速和射程無法與前者相比,但勝在彈丸密集。沈默也是發了狠,將九大兵工廠改制之後,兩年內所生產的武器,一股腦全發給了復套軍。使這支部隊的火器裝備,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大大超出當世任何軍隊。
熱兵器淘汰冷兵器,是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做不到這一點只有三個原因,一是熱兵器質量太差,二是軍隊素質太差,三是指揮官是個白痴。現在的復套軍,顯然與這三個因素無緣……
然而那一片密集如雲的騎兵隊伍,卻仍然悍不畏死的向前跑來,馬背上的騎兵們,高呼著成吉思汗的名字,祈求聖主陛下賜予他們勇氣和力量,消滅這些可怕的入侵者!
終於,最前面的騎兵,衝到了離明軍不過五十公尺之遙,他們停下來,舉起早架好的弓箭,用平生最快的速度,密集射向車陣後明軍。
可惜他們碰上的是絕不畏縮的戚家軍,面對著來襲的箭雨,身穿鎖子甲的前排步兵們聲色不動,寸步不移,準確地用他們的隆慶式進行射擊。鎖子甲可以很好的抵禦弓箭的威力,但蒙軍身上的皮甲,卻在彈丸面前形同虛設。在明軍密集的三層火槍射擊,以及佛朗機遞近噴射中,蒙軍好容易站住的陣腳,轉眼又風雨飄搖,第一排的人馬很快死傷殆盡。
於是蒙古騎兵又重新邁步前進。正在這時候,明軍的火炮再次裝填,伴著急促尖銳的警報聲,明軍士兵齊刷刷的臥倒,於是數百門大將軍炮,在三十步的距離上,發射了一輪霰彈。
蒙古的騎兵,就像割麥子一樣倒伏,戰場瞬間變得無聲,所有的勇氣也隨著這一輪炮擊而灰飛煙滅,中路的蒙軍遂停了下來……
但在左右兩翼,明軍的火力比較薄弱的地方,終於有蒙軍衝到了陣前,肉搏戰開始了。前排明軍的火槍上都裝備了刺刀,最後一次射擊完畢,便直接將火槍當長槍使。這些最精銳的敢死戰士,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他們穩穩站在戰車上,利用武器的長度,欺負手持馬刀的蒙軍。他們身後,還有復套軍唯一的冷兵器部隊,手持一丈長矛助戰,使蒙軍竟無法佔到便宜。
千辛萬苦衝到敵陣之前,卻被戰車死死擋住,根本無法衝破敵軍的紡線,再頑強的部隊也徹底崩潰了。在撤軍的號角響起的一瞬間,蒙軍便齊刷刷的調撥馬頭,用比來時更快的速度車出戰場。明軍自然用猛烈的槍炮歡送,當蒙軍退出三里之外時,明軍的神威大炮終於再次發言,又掀倒了大片的人馬。蒙軍徹底嚇破膽了,瘋狂的逃出去幾十裡,離明軍越遠越好。
說起來好像很長的時間,但其實從蒙軍發動,到他們撤軍,也就是太陽從快下山到下山的短短片刻而已,蒙軍就死了個屍橫遍野,目測得有五六千的樣子。幸虧天色已黑,明軍沒法再派騎兵追擊,否則還不知要死傷成什麼樣子。
這一仗打成這樣,完全超出了各方的想象,城頭上好容易鼓足勇氣,要與濟農城共存亡的諾顏達拉,面色蒼白蒼白,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