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 “Strategic Interest;” World Defense Review; October 31; 2007。

; “Will our next war be in Africa over their oil?” Reflections; April 10; 2007。

; “Foreign Policy of the Clinton Administration”。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對伊朗的戰爭(1)

1978年霍梅尼領導的*革命和隨後的劫持美國人質事件,對美伊關係造成了無法彌補的傷害。隨著美國的石油利益集團被逐漸清除出伊朗這個世界第二大產油國,兩國關係不斷惡化。在接下來幾年裡,美國一直指責伊朗參與組織黎巴嫩真主黨。有報道稱,黎巴嫩真主黨對1983年美國駐貝魯特使館遭轟炸事件負責。但是,真正令華盛頓和美國石油公司感到憤怒的是,在9·11事件前不久,伊朗聲稱裡海是其領海,並派遣海軍和空軍驅趕正在那裡勘探作業的美國石油公司。1

9·11事件之後,布什總統發表了關於“恐怖主義威脅”的言論,並把伊朗、伊拉克和朝鮮稱為“邪惡軸心國”。在2002年的國情諮文中,布什說:“這類國家和它們的恐怖主義同夥構成了邪惡的軸心,圖謀武裝起來威脅世界和平。這些政權妄圖獲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從而構成了日趨嚴重的巨大威脅。他們可能向恐怖主義分子提供這些武器,讓他們得到發洩仇恨的手段。他們可能攻擊我們的盟友或妄圖脅迫美國。在以上任何一種情況下,不聞不問的代價都將是災難性的。”2

正是在這種恐懼和不信任的氣氛中,美國開始對伊朗採取行動。西摩·赫什是《紐約客》雜誌的記者,曾經獲得普利策獎。據他所說,其實早在2004年,美國軍隊就已開始對伊朗採取行動。在一篇題為《即將到來的戰爭》的文章中,他寫道:“最晚自去年夏天以來,美國政府一直在伊朗境內進行秘密偵察。偵察的重點是收集關於伊朗公開和秘密的核設施、化工廠和導彈基地的情報,目的是確認和劃出36個或更多這樣的目標,以便透過精確打擊或派遣突擊隊加以摧毀。”3根據赫什的文章,入侵計劃的目標是以有限的打擊來推翻現有*主義政權,然後代之以一個親美政府。赫什的言論似乎是可信的,因為在文章發表後,無論是五角大樓發言人還是布什總統都沒親自出面否認。

這種*裸地侵略一個主權政府的行為,引起了一些美國人的極大恐慌,因為對許多美國人來說,伊拉克戰爭的教訓太慘痛了。在一篇題為《第二次騙我》的文章中,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防擴散研究中心主任約瑟夫·奇林喬內呼籲在是否轟炸伊朗的問題上進行公開辯論、國會聽證會和相關研究。奇林喬內說:“三年前,政府的高階官員全面地誤導國家進入一場災難性的戰爭之中,現在他們還想這麼做”,而且“我們不能讓一小撮人的政治或意識形態議程來決定一個會給全球關鍵地區帶來災難的事關國家安全的決策。絕不能再讓他們這麼幹”。4

不幸的是,無論這種觀點看起來多麼有力和合乎邏輯,對布什政府來說卻幾乎毫無影響。2006年8月31日,布什以嚴正的口吻,再次警告伊朗人,如果繼續其濃縮鈾計劃,那麼“必須承擔後果”。布什還警告說,“現在世界正面臨著來自伊朗激進政權的嚴重威脅。”3布什政府這種不懷好意的警告一直是有增無減。2007年4月,國際安全專家和《資源戰爭、鮮血與石油》一書的作者邁克爾·克萊爾宣稱,布什已經決定襲擊伊朗。在研究2007年1月和2月布什關於伊朗的講話後,克萊爾得出結論說,布什“已經決定,攻擊是他唯一的選擇,因而剩下的問題是如何讓他的歐洲盟友滿意”。3

布什政府給出了三個準備戰爭的理由:一是伊朗的核計劃;二是伊朗暗中支援伊拉克的反美勢力;三是伊朗破壞了中東的穩定,從而危及美國的石油供應。3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對伊朗的戰爭(2)

事實上,由於伊拉克戰爭的結果,布什政府改變了直接攻打伊朗的決定。據布什政府中的高階官員希拉里·曼恩透露,副總統切尼一直認為,伊拉克政權的成功更迭就會帶來伊朗政府的崩潰。但是,到2005年末,隨著伊拉克局勢的不斷惡化,切尼放棄了這一幻想。5

9·11事件以後,切尼及其同夥計劃首先推翻敘利亞、黎巴嫩、利比亞、索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