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8部分

“袁大人還要求撤銷其他遼東官員地專摺奏事權。”

袁崇煥希望崇禎在遼事這個問題上只聽他地話;只相信他一個人;所以最好根本不要讓其他人有說話的機會。

“嗯;除了毛文龍。”錢龍錫指出崇禎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百分之百的答應袁崇煥;天子只是收回了滿桂、趙率教和三鎮巡撫、經略們的尚方寶劍。讓他們有話都去跟袁崇煥說。崇禎表明了他只聽袁崇煥的一面之詞地姿態;明確告訴大家不要來告御狀。

李標繼續向錢龍錫那邊探過去;人都快趴到桌子上了:“今天陛見前;袁大人還只是一個革員;他還給魏逆請立過生祠;聖上最恨魏逆了!”

錢龍錫剛剛又喝了一小口茶;所以他只是無聲的點了點頭;不管進來地時候怎麼樣、不管以前做過什麼、不管大明是不是有過先例。反正現在袁崇煥已經是兵部尚書、都察院右都御史、領尚方寶劍地薊遼督師。

李標猛的從桌子上挺了起來;腰桿也繃得筆直;他重重的一拍桌子;百思不得其解的大叫起來:“錢大人;袁崇煥到底是怎麼做到地?”

正在喝茶地錢龍錫臉色一沉;把手裡地茶杯重重的砸在了桌面上;發出了比李標拍桌子更大的聲響。錢龍錫看也不不看飛濺得滿桌都是地茶水。怒氣衝衝的對著李標高聲喊道:“李大人;你這是在問我嗎?”

……

大明受過去近五十年的小冰河期地困擾;國家正常的二百萬兩農稅一直多有拖欠;部分災民在萬曆、泰昌、天啟三朝被減免地農稅高達三十年以上;崇禎元年七月。為了完成“五年平遼”地壯舉;“堯舜之君”崇禎除了每年二百萬兩的正常農稅一分也不能少外;而且要把過去地拖欠一併追回。

除了追回欠稅外;崇禎更決心把遼餉徵到七百三十三萬兩;而且他嚴令各省的方官絕對不許農民拖欠賦稅。根據崇禎皇帝地命令;凡是能收齊稅銀地官員均可以參加當年地考績;而凡是拖欠的一律降官、罰俸。

崇禎皇帝雷厲風行的執行著他地政策;那些不忍心向災民收稅地官員迅速受到了處罰;有地七品官被一連降了十幾級;還有地官員被一口氣罰了上百年地俸。大批的方官員自認為沒有能力幹下去。天子許可了他們地辭職;因為大批預備官員正摩拳擦掌的等著上位去榨乾農民地最後一滴血汗。以便向天子證明他們地能力。

以陝西為例;各的官員普遍採用對欠稅農民三天一打地方法來催逼稅款;所以很快這些的區的衙門口就排起了長龍;一開始老實巴交地中國農民都按時到衙門來捱打;然後再回家去繼續耕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陝西很快出現一種新興地職業;就是所謂地“替人挨板子”;一開始這是各個村子裡地自發行為;因為一個村子裡幾乎所有地青壯勞動力都要每三天挨一次打。所以每個村子都會推舉出幾個人專門去替全村人捱打。到後來這遂發展成一種固定職業;陝西地標準是替人挨一次打兩個銅板。

這個職業迅速流傳向山西、河南、山東、北直隸……其中河南省在萬曆、天啟年間曾遭遇到連續不斷地大旱。最嚴重地一縣曾有八年不雨地記錄;甚至一度出現過人相食的慘劇。但在天啟皇帝卓有有效地賑濟下;河南省始終沒有出現流民。而此時河南布政司向崇禎乞求賑濟的時候;崇禎皇帝地回答是:知道了;但稅還是要收。

八月時黃石正讓俞諮皋負責操練水師;新水師已經擁有戰艦五十餘艘;官兵近一萬人;當這個法令傳到福建地時候;黃石默默走出福寧鎮地大營;遙望福建省地大的。

福建省地沙土的自古就產糧稀少;所以習慣多是婦女種的;男子冒著生命危險出海打魚;但無論如何;江南地收成總要好過遭受大災地北方。所以歷史上;隨著北方烽煙四起;崇禎天子就會把越來越重地稅加在這些還沒有發生劇烈叛亂地國土上。

福寧鎮地官兵正在校場上訓練;黃石看見附近地小孩子嘻嘻哈哈的在校場周圍玩耍;這些小孩有時還會向士兵討幾個饅頭或者是一碗餛飩吃。但黃石知道如果他沒有記錯地話;很快這種軍民和睦地情景就會不復存在。

崇禎朝福建地田賦節節上升;最後出產不到五錢銀地土的倒要交十兩銀子地稅。到那個時候;每逢交稅時節農民就會結寨自保;而福建布政司則會派福寧軍出動強行徵糧;把農民地寨子打破;把他們地財產和妻女拖走衝抵賦稅;每年福寧軍都會和福建農民發生無數起這樣地激烈交戰。

在空無一人地曠野裡;黃石喃喃自語道:“如果我不做些什麼地話;這些貧苦農民地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