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4部分

這資金就週轉不過來,他們還不敢上報,因為這真要查起來,他們個個都自身難保,財政虧空的這麼厲害,正當沒有辦法的時候,李義府派人來暗示他們可以提前徵稅。

李義府讓他們徵稅,那是為了彌補中央的債務,這各地官府自身還有債務的,許多州縣的官府都是拿著雞毛當令牌,提前徵收兩年的稅,反正是上面吩咐的,他也不怕。同時,也籌備嚴厲打擊走私販。

但是想要嚴厲,是比較困難的,唐朝的官府那都是小官府,沒有太多的人手,因為他們以前要幹得事也不多,這要打擊走私販需要人手,一下子也招不到那麼多人來,他們就跑去跟士紳商量,咱們一同打擊走私販。

然而,他們根本沒有料到,那些士紳、地主都已經跟韓藝為首的走私集團捆綁上了,因為之前朝廷沒有料到會有走私的情況,就沒有出臺這方面的律法,還是比較寬鬆的。

同樣的,當時那些士紳、地主也沒有料到會出現這種情況,當時他們認為那些人是在送錢給他們,他們也不覺得這是犯法,就被韓藝給忽悠進去了。

如今朝廷要嚴厲打擊走私販,他們就是走私販,就是他們害得官府兩頭不著岸,他們是想下船,也是不可能的,只有一條道走到黑,等於都被韓藝給綁架了。

也就是說這官府是在跟走私販商量著如何打擊走私。

這怎麼可能會有效果。

這些人都是出工不出力,還幫著打掩護,玩得是風生水起啊!

非常諷刺的是,當初武媚娘利用這些地主,打擊商人,如今韓藝也利用這些地主打擊武媚孃的新政,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其實若沒有這些士紳、地主的幫忙,貨不可能出得這麼快,韓藝也沒有這麼多人,因為他們都是地頭蛇,對於當地的情況非常瞭解,他們要在本地散貨,那是非常迅速的。韓藝的走私等於就是農村包圍城市,因為在城內,官府還是比較強勢,但是鄉村就是士紳比較強勢,私鹽都是從鄉村湧入城內的,根本沒法去調查。

不過,當朝廷開始大規模打擊走私時,韓藝的走私團隊突然減緩出貨,那些地主是非常感激呀,他們賺得夠多了,也不太想頂風作案。

但是百姓們哭了,這走私本其實利於百姓的,雖然比以前的鹽價要貴不少,但是比官鹽還是要便宜,畢竟韓藝是要擠兌官鹽,順便賺錢。可是如今的話,官府為了錢,將鹽鐵價格抬得非常高,這突然又沒有私鹽,鹽價看著就漲上去了。

這鹽價上去之後,物價跟著就漲,什麼都貴起來了。

其實走私集團只是減緩鹽的出貨,但是其他商品的走私都還在繼續當中,韓藝只是帶一個頭而已,還有很多人都在走私,那睦州的貨照樣賣到全國各地,他們這種走私其實只是避稅而已,官員都讓他們給收買了,這也是為什麼關稅也徵不上去,但是他們現在也開始漲價,走私也是買賣,又不是販毒,這鹽鐵價格漲上去了,而且風險大多了。

這倒也罷了,問題是官府還要提前徵稅,有些地方是徵收兩年的稅,百姓等於面臨著雙重打擊。

這都沒法活下去了,百姓要麼不肯交稅,要麼就逃走,而這均田制徵稅,得讓百姓固定在土地上,這樣便好徵稅,百姓紛紛出逃,這就沒法徵稅,而且官府徵稅還得依靠士紳,士紳當然不答應,提前徵兩年的稅,你憑什麼呀?國家又沒有打仗,我要幫你們徵稅,那我這士紳也當不下去了。

這邊徵稅徵不上來,那邊還還徵召人員,打擊走私販,招人都得發工資,財政負擔就越來越重,中央也顧不了他們了,都已經亂成一鍋粥。

但是有兩個地方是例外的。

一個是揚州,一個是睦州。

這兩個地方不但沒有受到半點影響,而且因此變得非常富裕,可笑的是,揚州和睦州是唯一受到表揚的州縣,因為他們將稅收全部都交齊了,沒有拖欠一文錢,包括一部分鹽稅,那都是揚州施捨給朝廷,揚州有得是私鹽,只是買一點意思一下。

既然揚州和睦州將錢都交齊了,那就沒後必要派人去逼揚州、睦州交稅,因為沒有理由啊。

殊不知其實整個走私集團都是在為著這兩個州在轉,一個負責生產,一個負責中轉,揚州和睦州的官府是穿一條褲子的,非常有默契,睦州的貨物在揚州轉一轉,然後銷售到各地去,走私頭頭全部躲在這裡,包括譚洞、彭靖、張劍波這三大走私頭目。

在一間豪宅中,三人正坐在餐桌上交談,面對滿桌子的美味佳餚,三人都不太感興趣,這玩意天天吃,也就那個味,他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