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近代百年,是五千年中國文明史中,最不尋常的百年;
這百年間,我們經歷了最為劇烈的社會變革,參與了最為激烈的思想碰撞;
在這百年裡,我們承受了空前的恥辱,於此同時,我們感受的是青春,是理想,是獻身,是犧牲;
百年的滄海桑田,有太多值得我們記述的人和事,本人不才,願意拿起自己的筆去記錄這英雄輩出的年代。
之所以把本書的起點定在了1908年,是因為在這一年的11月14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清王朝的名義統治者——光緒皇帝,駕崩於瀛臺涵元殿,次日,也就是11月15日(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實際統治大清王朝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在中南海的儀鑾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而這二人的相繼離世,給予了本已風雨飄搖的封建帝國以沉重的打擊,封建帝制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共和的曙光在世界的東方顯現。
我一直不認同歷史書中所說的,“歷史是由人民創造的”論斷,創造歷史的重任從來是由那些有理想、有能力,有毅力的偉人來承擔的,因此我們需要關心一下那幾位在未來百年左右了中國政局並且創造了中國歷史的大人物,他們在本書開始的1908年,在想什麼,在做什麼。
孫中山,從1894年11月24日,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的口號算起,他已經為推翻這個腐朽的政權奔波了十四年,從1900年,庚子國變,秘密慫恿李鴻章南方各省獨立算起,已經過了八年,從1907年,潮州黃岡、惠州七女湖、安慶和鎮南關連續四次起義失敗,被迫避禍他鄉算起,已經一年有餘,而一次次的失敗並沒有磨滅這個矮個子書生的意志,42歲的他依然頑強的奔波於世界各國,為他理想中的共和國做著不懈的努力。
蔣介石,此時正在日本東京振武學校學習,21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就在這一年,在陳其美的介紹下,他加入了國民黨的前身同盟會,積極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鬥爭洪流中。
毛澤東,1893年底出生的他,此時尚不足15歲,沒有資料表明這個日後叱吒風雲的梟雄,在這個時候有什麼驚人之處,和其他富農中農的後代一樣,他能吃飽飯,能上的起學,僅此而已,這一年對於他最大的事情就是其父毛順生為他配婚與羅氏(羅一秀),但毛澤東始終不承認這樁婚事。
周恩來,這一年,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變故,對其影響最大、和他最親的養母陳氏因肺結核離世,這位日後的千古名相,現在的10歲頑童,開始感受生活的艱辛。
*,這位日後對中國影響深遠的世紀老人,此時還只是一個四歲的孩童。
第一章 被“躲貓貓”的倒黴的皇帝
瀛臺,位於北京中南海的南海,三面臨水,襯以亭臺樓,是帝王、后妃們避暑和休閒的地方。光緒帝在1898的初冬來到了這裡,這個月份過來,他當然不是為了避暑,而且光緒此時的心境根本是拔涼拔涼的,他迫切需要有人溫暖他那顆被傷害和蹂躪的心靈,可是,他沒有等到這個人。1898年那個初冬,他不會知道自己將再不能享受自由,他不會知道自己將終老於此,然而漫長而無望的等待,逐漸消磨掉了他本就不夠堅強的意志,他向慈禧示好,向慈禧稱臣,但都沒有換來他渴望的自由。
他也許很後悔也很無奈,他只是同治帝的堂弟而已,可同治的短命和無嗣,陰差陽錯的使這位還在尿床的孩子成為大清帝國的皇帝。在繼承了皇帝名號的同時,還有簾子後面那一對太后,特別是那位權力慾極強,控制力也極強的慈禧太后,從登基那天起,他就註定了傀儡身份,且該身份一直伴隨他從幼齒頑童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據說光緒帝最擅長和喜愛的是書法和音樂,本來他可以作為世襲的親王,去做自己喜愛的事情,可惜的是,他做了皇帝。
如果光緒只是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那麼錦衣玉食、無所事事的終老一生,倒也是件不錯的歸宿。可悲的是,光緒竟然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上進青年,1887年16歲的他親政後,一心想擺脫慈禧太后的操縱,成為一個真正有為的皇帝,目睹國力的每況愈下,他力主變法圖強,實施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度,當大學士孫家鼎勸他不能開設議會,因為開議會則“權在民而不在君”時,他的回答竟是“朕但欲救中國爾,若能救民,朕雖無權何礙?”要知道,兩千年來,皇權是專制統治者的命根子,憑這一句話,就足以說明光緒帝是一位無私的愛國者,是一位具有孟子提